將花木的枝條接到別種花木上。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換真,欺騙他人。※語或出《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 △「偷天換日」
01.《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曉得他已有知覺,不許人在他面前提起一句舊話,也不許他周秀才通消息往來。古古怪怪,防得水洩不通。豈知暗地移花接木,已自雙手把人家交還他。」(源) 05.《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同窗友認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03.《好逑傳》第五回:「不料後來背約負盟,移花接木,治晚生心實不甘,故今日行權娶來,求太公祖與老父母作主。」 04.《聊齋志異.卷二.陸判》:「斷鶴續鳧,矯作者妄;移花接木,創始者奇。」 05.《紅樓夢》第一○九回:「一則寶玉負愧欲安慰寶釵之心,二則寶釵恐寶玉思鬱成疾,不如假以詞色使得稍覺親近,以為移花接木之計。」
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換真,欺騙他人。
反義:貨真價實
參考詞語:「接木移花、換柳移花、花移木接」
「移花接木」本為栽植花木的方法,將花木的枝條接到別種花木上,於是本來不該同種的花,卻長在別種的樹木上,可引申比喻暗中使用手段,以假換真,欺騙他人。這句成語常見於小說中。例如在較早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中,說道賈員外本來是個窮困的泥土工,因為幫周秀才家打牆,意外獲得周家原本藏在牆下的財產。賈員外雖然娶妻,卻苦無孩子,後來巧遇落難的周秀才帶著孩子,雙方本不相識,所以因緣際會地領養了周家孩子,在命運的安排下,最後家產又回到了周家的後代手中。所以小說裡就用了「移花接木」來形容個故事。這裡的「移花接木」是指周家的孩子換成了賈家的孩子,家產原本是周家的,落入賈家後,卻又轉到原本是周家的骨肉手中。真假混亂的情形有如「移花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