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顯現的樓臺觀閣。※語或本唐.宋之問〈遊法華寺〉詩。後用「空中樓閣」來比喻思想明澈通達。或比喻虛構的事物或不切實際的幻想。 △「海市蜃樓」
01.《二程粹言.卷二.聖賢篇》:「堯夫襟懷放曠,如空中樓閣,四通八達也。」 02.元.侯克中〈邵子無名公傳〉詩:「醉裡乾坤元廣大,空中樓閣更高明。」 03.清.過路人〈何典序〉:「無中生有,萃來海外奇談;忙裡偷閒,架就空中樓閣。」 04.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齣:「竊惟浩浩沙場,舉目見空中之樓閣;茫茫苦海,回頭登岸上之瀛州。」 05.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詞曲部.結構.審虛實》:「實者,就事敷陳,不假造作,有根有據之謂也;虛者,空中樓閣,隨意搆成,無影無形之謂也。」 06.《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下這部《孽海花》,卻不同別的小說,空中樓閣,可以隨意起滅;逞筆翻騰,一句做不來。」
比喻虛構的事物或不切實際的幻想。
「空中樓閣」和「海市蜃樓」都指虛幻的事物。
「空中樓閣」側重指理想的不切實際,難以實現;「海市蜃樓」側重指事物的虛幻、短暫。 |
空中樓閣 海市蜃樓 ○ ㄨ 這些想似乎法不錯,但以我們目前的能力而言,只能算是∼。 ㄨ ○ 榮耀如同∼,似有似無,難以捉摸。
「空中樓閣」指的是在空中顯現的樓臺觀閣。這句話可用來形容樓閣建築的高聳入雲,例如唐代宋之問〈遊法華西寺〉詩所說的「空中結樓殿,意表出雲霞」。法華山位於浙江西北,有晉代高僧法華的靈蹟及法華泉,山下有法華寺,建築極其雄偉。宋之問先形容高聳的法華山,就像當年佛陀說法所在的靈鷲山那樣莊嚴聖潔,其次形容壯觀的法華寺在雲海間掩映,就好像是蓋在半空中的殿宇一樣,那樣的虛幻、空靈。樓閣既高,自然可眺望四方,所以「空中樓閣」可以比喻思想明澈通達。又因為樓閣現於雲端之上,像似虛幻、不著實際的建築物,所以「空中樓閣」也可用來比喻虛構的事物或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