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空穴來風

ㄎㄨㄥ ㄒㄩㄝˋ ㄌㄞˊ ㄈㄥ
  1. 有空穴,就有風吹來。比喻為流言乘隙而入。語出《文選.宋玉.風賦》。
    [例]這件事純屬空穴來風,實在不足以採信

空穴來風

ㄎㄨㄥ ㄒㄩㄝˋ ㄌㄞˊ ㄈㄥ
  1. 有空穴,就有風吹來。語出《文選.宋玉.風賦》:「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其所託者然,則風氣殊焉。』」後比喻流言乘隙而入。如:「那些空穴來風的傳聞,不足以採信。」

空穴來風

ㄎㄨㄥ ㄒㄩㄝˋ ㄌㄞˊ ㄈㄥ

有空穴,就會把風招來。語出戰國楚.宋玉〈風賦〉。後用「空穴來風」比喻事出有因,流言乘隙而入。或比喻憑空捏造不實的傳言

用法

01.戰國楚.宋玉〈風賦〉:「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其所託者然,則風氣殊焉。」(源) 02.唐.白居易〈初病風〉詩:「六十八衰翁,乘衰百疾攻。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 03.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又云『棹搖船掠鬢,風動竹搥胸』。雖好事託以成之,亦空穴來風之義也。」 04.《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二一.經部.禮類三.禮記大全》:「雖頗涉鄰人竊鈇之疑,然空穴來風、桐乳來巢,以他經之蹈襲例之,或亦未必無因歟?」 05.清.龔自珍〈大誓答問第二十六〉:「物必自腐也,而後蟲生之。空穴來風。自此書盛行,為名世大儒所疑。」

比喻事出有因,流言乘隙而入。&比喻憑空捏造不實的傳言。

例句

  1. 用在「事出有因」的表述上。&用在「不實傳聞」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流言蜚語捕風捉影無中生有無風起浪無稽之談

反義:有案可稽無風不起浪實事求是

典故說明

宋玉和景差是戰國時楚國的辭賦家,有一次他倆陪侍楚頃襄王遊蘭臺,當時正好有一陣風吹來,楚頃襄王就敞開衣襟,迎著涼風,讚嘆說:「這陣風真使人爽快極了!是我和百姓共享的吧?」宋玉聽了卻不以為然,因為楚頃襄王一向驕奢無道、耽於逸樂,而且聽信讒言,放逐屈原,激起宋玉內心的不平,於是就借著「」諷刺楚頃襄王說:「這是大王獨有的風啊,百姓哪能共享呢?」楚頃襄王說:「風是自然的產物,不分貴賤都可以接受風的吹拂,怎能是我的風呢?」宋玉回答說:「我聽老師說過:枳樹的枝椏彎曲,就會招鳥兒在上面築巢;有了空的洞穴,自然就會把風招來。風所依託環境不同,氣概自然就有所不同。這個高臺處於王宮清幽之地,所吹來的風當然清爽宜人,但只屬於大王和貴族們;而百姓們居住在污穢、低窪的陋巷裡,身處混濁之地,所吹的風,是混雜著許多泥沙和腐臭之氣,當然無法和大王的清爽之風相比。因為承受風的環境不同,對君王來說,是一種享受;但對百姓而言,卻是一種折磨。」所以宋玉所說的「空穴來風」原本是指「有了空的洞穴,就會把風招來」,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事出有因,流言乘隙而入;或比喻憑空捏造不實的傳言。

書證

  1. 流言雖未可輕信,但畢竟空穴來風,總是事出有因的。
  2. 人家說無風不起浪,空穴可來風;我看關於他的這些流言,無論真假,都是他自己惹的。
  3. 這些話都是空穴來風,如何能相信?
  4. 說他貪汙,純屬空穴來風,實在不足以採信。
  5. 網路上散播的一些消息,有時純屬空穴來風,各位切勿相信。
  6. 你若要輕信這些空穴來風的流言,必然會破壞我們之間的感情。
  7. 這一陣子,對他的議論很多;以我個人對他的了解,絕非空穴來風。

有提到「空穴來風」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