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捕風捉影

ㄅㄨˇ ㄈㄥ ㄓㄨㄛ ㄧㄥˇ
  1. 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
    [例]社會上多的是喜歡捕風捉影,造謠生事的人。

捕風捉影

ㄅㄨˇ ㄈㄥ ㄓㄨㄛ ㄧㄥˇ
  1. 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余持又稟道:『可見關文是個捕風捉影的了。』」《紅樓夢》第九五回:「襲人心裡著忙,便捕風捉影的混找。」也作「係風捕景」。

  2. 比喻事情毫無成果、徒勞無功。

捕風捉影

ㄅㄨˇ ㄈㄥ ㄓㄨㄛ ㄧㄥˇ

風和影子均無可捉摸,「捕風捉影」比喻所做的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語本《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 無中生有

用法

01.《朱子語類.卷六九.易五.乾下》:「忠信者,無一毫之不實。若有一毫之不實,如捕風捉影,更無下工處,德何由進?」 02.《二刻拍案驚奇》卷一○:「還有幾個不出名提草鞋的小夥,共是十來個。專一捕風捉影,尋人家閒頭腦,挑弄是非,扛幫生事。」 03.《紅樓夢》第九五回:「襲人心裡著忙,便捕風捉影的混找,沒一塊石底下不找到,只是沒有。」 04.《鏡花緣》第一二回:「尤可怪的,又有一等唆訟之人,哄騙愚民,勾引興訟,捕風捉影,設計鋪謀,或誣控良善,或妄扳無辜。引人上路,卻於暗中分肥;設有敗露,他即遠走高飛。」 05.《蕩寇志》第四五回:「如今不知仙草有無,正是捕風捉影,那慧娘又命在呼吸,所以不敢遲延。」

比喻所做的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

例句

  1. 用在「揣測捏造」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空穴來風望風捕影無中生有

反義:耳聞目睹言必有據真憑實據實事求是

參考詞語:「係風捕影、係風捕景、捉影捕風、捉風捕影、捕影拿風、捕影繫風、捕風弄月、捕風繫影、握風捕影、繫風捕影

「捕風捉影」及「無中生有」都有毫無根據、不實在的意思。

「捕風捉影」側重於沒有根據的揣測;「無中生有」側重於憑空捏造。

捕風捉影 無中生有 ○ ㄨ 孩子是否被綁架都尚未證實,你先別∼地胡思亂想。 ㄨ ○ 我又沒得罪過他,不知他為什麼要∼地編造謊言來誣陷我?

典故說明

「捕風捉影」原作「係風捕景」。漢成帝晚年迷信鬼神,又因沒有子嗣,許多人向成帝上書談論祭祀鬼神或神仙之道,因此都輕而易舉地得到高官厚祿。成帝聽信他們的話,在長安郊外的上林苑舉行祭祀,祈求上天賜福,花費大量的金錢,但卻沒有什麼應驗。後來光祿大夫谷永上書給漢成帝說:那些方士大談神仙鬼怪,宣揚祭祀的方法,又說世上有仙人,吃了不死的仙藥,就能長生不老。說得好像真的一樣,其實不過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像要縛住風、捉住影子一樣什麼也不會得到,希望皇上不要再讓那些方士的胡言亂語影響您了!漢成帝聽了谷永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勸諫。後來「捕風捉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

書證

  1. 那些傳聞只不過是捕風捉影,不必理會。
  2. 這個捕風捉影的消息,完全是無中生有。
  3. 做事情要確實,捕風捉影地瞎搞,徒勞無功。
  4. 社會上多的是喜歡捕風捉影,造謠生事的人。
  5. 有些記者專門捕風捉影,報導一些未經查證的消息。
  6. 孩子是否被綁架都尚未證實,你先別捕風捉影地胡思亂想。
  7. 為了強調對方人品的不是,他更捕風捉影地捏造了許多傳聞。
  8. 這個緋聞純粹是捕風捉影的謠言,是有人見不得她好,編造出來的。
  9. 找東西也得費心想想從那兒著手較好,像這樣捕風捉影地亂找,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