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釜底抽薪」。見「釜底抽薪」條。01.《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枚)乘奏書諫(吳王濞)曰:『……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
參考詞語:「釜底抽薪」
此處所列為「釜底抽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呂氏春秋》是戰國時代秦相呂不韋、召集門下食客完成的集體著作。共二十六卷、分十二紀、八覽、六論、有漢高誘注。其內容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賅、頗有功於古代史料的保存。亦稱為《呂覽》。在〈季春紀.盡數〉中提到、如果把沸騰的開水舀出來、再倒回鍋中、想要使其不再沸騰、這是無濟於事的、倒不如把鍋子底下的柴火撤掉、沒了熱源、開水自然也就不會沸騰了。後來「釜底抽薪」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比喻從源頭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