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一塵不染」。見「一塵不染」條。01.元.夏伯和《青樓集.賽天香》:「善歌舞、美風度。性嗜潔、玉骨冰肌、纖塵不染。」02.清.洪昇《長生殿》第一一齣:「清光獨把良宵占、經萬古纖塵不染。」
參考詞語:「一塵不染」
此處所列為「一塵不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時、一代高僧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有七百多名弟子、他想從中選擇一位來繼承衣缽、便要他們每人做一首偈、看看誰的修行最好。當時大家都公推最傑出的神秀、而神秀也毫不退讓地站出來、在牆壁上寫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這四句的意思是說、身如樹、心如鏡、隨時勤於擦拭、必能常保潔淨、不沾灰塵。神秀的意思是要人在修行時、能夠斷絕俗欲、保持心靈純潔。弘忍大師看了這首偈後、大為讚賞、說以後修道之人若能遵守這四句話、便能修成正果、還要其他弟子們誦念。當時、弘忍的另一位弟子慧能聽到同學誦念這首偈、便說:「這首偈意境是很美、但並沒有真正參悟空性。」同學便譏笑他什麼都不懂、還敢亂發評語。慧能便在深夜裡帶一名會寫字的書僮、幫他在神秀的偈旁寫下:「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意思是說、能修行到無身無心的話、萬物皆空、根本無須擔心落塵、更不必時時拂拭了。弘忍大師看到後、認為慧能的修行更好、便將衣缽傳授給他。典源又見《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內容則是表述僧那禪師的生平事蹟、他告誡弟子慧滿修道除了要能苦行外、還要能明本心、苦行才會有用。而要能明本心、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心性所向、不要迷失。這樣心靈就會常保明亮、而不會有一點斷續間隔。後來「一塵不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品純潔、絲毫不沾染壞習氣。也用於形容非常乾淨、一點灰塵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