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罪惡貫盈

ㄗㄨㄟˋ ㄜˋ ㄍㄨㄢˋ ㄧㄥˊ
  1. 形容罪孽深重。《三國演義》第九回:「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靈,罪惡貫盈,人神共憤。」

罪惡貫盈

ㄗㄨㄟˋ ㄜˋ ㄍㄨㄢˋ ㄧㄥˊ

即「惡貫滿盈」。見「惡貫滿盈」條。01.宋.歐陽修〈論呂夷簡劄子〉:「夷簡罪惡滿盈、事跡彰著。」02.《聊齋志異.卷七.劉姓》:「罪惡貫盈、不自悛悔。……此等棋暴、合置鐺鼎!」 

辨識

參考詞語:「惡貫滿盈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惡貫滿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尚書》之名原意為上古之書、屬於泛稱、後來才成專名。「尚書」一名的原意、即指古代的公文。〈泰誓〉這一篇是周武王起兵討伐商紂王時、大會諸侯於孟津、對將士們的誓師的宣言。商朝末年、商紂王暴虐無道、百姓生活痛苦、諸侯也懷有異心。當時有一個叫姬昌的諸侯(即後來的周文王)、在他的封地上施行仁政、廣得民心和諸侯的支持。姬昌死後、其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便率領諸侯起兵伐紂。軍隊在孟津渡過黃河、準備進發商都朝歌。此時周武王聚集軍隊、發表誓師宣言說:「商朝的罪惡就像用繩子貫穿錢幣、已經完全穿滿了!現在不是我要去討伐商朝、而是天命要我去做、我如果不遵守天命、那我就有大罪了!」將士聽了周武王的宣言後士氣大增、終於在牧野一戰大敗商朝軍隊、推翻了紂王、建立周朝。後來「惡貫滿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罪大惡極、末日已到。

書證

  1. 宋.歐陽修〈論呂夷簡劄子〉:「夷簡罪惡滿盈、事跡彰著。」
  2. 《聊齋志異.卷七.劉姓》:「罪惡貫盈、不自悛悔。……此等棋暴、合置鐺鼎!」

在其他地方搜尋「罪惡貫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