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肩摩袂屬

ㄐㄧㄢ ㄇㄛˊ ㄇㄟˋ ㄓㄨˇ

肩部相摩擦,衣袖相連接。形容人多擁擠。見「摩肩接踵」條。01.宋.魏了翁〈朝請大夫虞公墓誌銘〉:「士之請益者,肩摩袂屬,謁無留門,坐無虛席,爨無停炊。」

辨識

參考詞語:「摩肩接踵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摩肩接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摩肩接踵」原作「比肩繼踵」。晏嬰是春秋時代齊國名臣,他的個子非常矮小,但相當有才華,輔佐齊國三代君王。《晏子春秋》記載,有一次晏嬰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國人見他身材矮小而歧視他,雖然身為外國使節,但卻不開大門,要他走旁邊的小門。晏嬰覺得這不但看不起他,也汙辱了齊國,堅決不走小門進去。他面對這種情形也不發怒,只說:「出使狗國自然從狗門進入,但出使楚國這樣的大國,不應該走小門吧?」接待人員聽了馬上開大門讓晏嬰進去。到了楚王面前,楚王見到晏嬰這樣短小,不禁問他說:「齊國難道沒人了嗎?只能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人口眾多,怎麼會沒人呢?」楚王又問:「那為何要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任命使節都是看那國國君是否賢德,賢使就會被派到有賢君的國家不肖使節就會被派到不肖的國家。齊國就屬我最不肖,所以被派來楚國。」這個故事表現出晏嬰人小志高的氣魄,運用他超人的智慧,反擊別人給他的汙辱。典源文章中晏嬰連續使用「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三個意象形容齊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後來「摩肩接踵」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表示人與人肩接肩,腳踫腳,用以形容人多擁擠不堪。

書證

  1. 宋.魏了翁〈朝請大夫虞公墓誌銘〉:「士之請益者,肩摩袂屬,謁無留門,坐無虛席,爨無停炊。」

在其他地方搜尋「肩摩袂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