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做事切實穩健。語出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一八。
01.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一八:「公嘗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公深以為知言。」(源) 02.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大古是腳踏實地,你從來本性我須知。」 03.《西遊記》第二二回:「八戒罵道:『我把你這個潑怪!你上來!這高處,腳踏實地好打!』」 04.《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此處走去,就是外羅城觀音門了。進城止有二十里,客官何不搬了行李到小房宿歇了?明日一肩行李,腳踏實地,絕早到了。」 05.《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現在挽回之法,須要步步腳踏實地,不作虛空之事。」
比喻做事切實穩健。
參考詞語:「腳踹實地、足履實地、足踏實地」
司馬光是宋朝重要的史學家。宋英宗時,他與范祖禹、劉攽、劉恕等人奉命編撰《資治通鑑》,由他主編。編寫這部史書時,司馬光每天凌晨就開始工作,直到半夜才休息,絲毫不敢懈怠。為了怕睡得太久,耽誤了工作,還特地製作了一個「警枕」,好讓自己睡得不安穩而警醒。而司馬光對於書稿的要求更是嚴格,他先廣泛的收集資料,然後串連、剪裁,加以潤色,反覆修改,直到滿意為止。例如其中唐代部分的稿子,原有六百多卷,等到最後定稿時只剩下八十卷,可見其要求之精簡。等到編成後,全書共有二百九十四卷,全都用正楷工整地寫好,一筆不苟。這種認真踏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讚賞。宋神宗更為這本史書取名為《資治通鑑》,表示這部史書能作為歷代治亂興亡的借鏡。司馬光做事認真勤懇的態度,可以從這兒看出。所以有一次司馬光問他的好友邵雍,說:「你認為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邵雍便回答:「你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正是對於司馬光最貼切的讚美。後來「腳踏實地」被用來比喻做事切實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