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胸無點墨」。見「胸無點墨」條。01.宋.吳潛《許國公奏議.卷四.奏論國家安危理亂之源與君子小人之界限》:「斯得縱非全名之士、不猶愈於腹無點墨、面有甲顏、淟涊依違、嘗糞舐痔之鑑乎!」
參考詞語:「胸無點墨」
此處所列為「胸無點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勃、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據說他在寫文章前、不先構思、只是先磨幾升墨水、一下子把它們喝個精光、然後拉起被子呼呼大睡。睡醒後、拿起筆來就開始寫、不一會兒就能寫出一篇文情並茂的好文章。當時的人都說、他肚子裡好像有寫好的文章、隨時可以拿出來。後來從反面立義、稱不能寫好文章、缺少文才的人為「胸中無墨」。如唐代杜佑《通典》所說的:「俚俗謂不能文者為胸中無墨。」亦轉而演變成「胸無點墨」這句成語、比喻人毫無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