彊、同「強」。「自彊不息」即「自強不息」。見「自強不息」條。01.唐.韓愈〈答侯繼書〉:「懼足下以我退歸、因謂我不復能自彊不息。」
參考詞語:「自強不息」
此處所列為「自強不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經》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之典籍、因此常用天體的運行來警示人們。《易經.乾卦》的象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語指日月星辰等天體的運行、周而復始、從未停止過、君子也必須效法天體的剛健不息、自己奮發圖強、永不停歇。其中的「不息」特別強調仁人君子們、要學習自然的強健、周而復始地運行、不論遭遇任何事、都能奮發不懈。後來「自強不息」就被用來指自己不斷努力向上、永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