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茅廬三顧

ㄇㄠˊ ㄌㄨˊ ㄙㄢ ㄍㄨˋ
  1. 比喻敬賢禮士,誠意邀請參見三顧茅廬」條。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不肯去蘭省,一朝登北闕,便想這茅廬三顧到南陽。」

茅廬三顧

ㄇㄠˊ ㄌㄨˊ ㄙㄢ ㄍㄨˋ

猶「三顧茅廬」。見「三顧茅廬」條。01.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丘真人》:「豈不聞渭水同車,茅廬三顧之事,奈何山川懸闊,有失躬迎之禮。」02.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你便能勾片言折獄,一語興邦,不肯去蘭省一朝登北闕,便想這茅廬三顧到南陽。」

辨識

參考詞語:「三顧茅廬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三顧茅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漢末年天下紛亂,打著「復興漢室」名號起兵的劉備,在屯田新野時,從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陽隆中的諸葛亮是個能人,於是前去拜訪,一連去了三次,才見到人。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提到了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劉備不顧身分,一連三次專程拜訪的誠心,終於感動諸葛亮答應出山替他奔波效力。後來「三顧茅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書證

  1.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丘真人》:「豈不聞渭水同車,茅廬三顧之事,奈何山川懸闊,有失躬迎之禮。」
  2. 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你便能勾片言折獄,一語興邦,不肯去蘭省一朝登北闕,便想這茅廬三顧到南陽。」

在其他地方搜尋「茅廬三顧」

有提到「茅廬三顧」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