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三顧茅廬

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
  1. 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三次,才得見。見《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後用以比喻敬賢之禮或誠心邀請。南朝梁.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黃石兵法,寧可再逢,三顧茅廬,無由兩遇。」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也作「茅廬三顧」、「草廬三顧」、「三顧草廬」。

三顧茅廬

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

指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三次、才得見。語本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後用「三顧茅廬」比喻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初出茅廬

用法

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用在「誠心求賢」的表述上。

例句

  1. 董事長以三顧茅廬的誠心、到處延攬人才。
  2. 由於校長三顧茅廬的誠意、終於請來李博士蒞校任教。
  3. 為了表示誠意、我決定三顧茅廬、請王先生出馬協助。
  4. 他這個人恃才傲物、若不是你三顧茅廬、他哪會答應幫助我們。
  5. 他已經退隱山林多年、現在想請他重新出馬、看來得要三顧茅廬。
  6. 老王不忍心拒絕楊經理三顧茅廬的誠意、最後決定到他公司任職
  7. 他是我老闆三顧茅廬地求來的人才、聽說對改善經營的策略很有一套。
  8. 企業經營者應該用三顧茅廬的誠意、向專家虛心請教有關管理方面的意見

辨識

近義:不恥下問求賢若渴握髮吐哺禮賢下士

參考詞語:「三顧草廬、茅廬三顧、三謁茅廬、草廬三顧

典故說明

東漢末年天下紛亂、打著「復興漢室」名號起兵的劉備、在屯田新野時、從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陽隆中的諸葛亮是個能人、於是前去拜訪、一連去了三次、才見到人。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提到了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劉備不顧身分、一連三次專程拜訪的誠心、終於感動諸葛亮答應出山替他奔波效力。後來「三顧茅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書證

  1. 南朝陳.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黃石兵法、寧可再逢、三顧茅廬、無由兩遇。」
  2. 元.虞集〈折挂令.鸞輿三顧茅廬〉曲:「鸞輿三顧茅廬、漢祚難扶、日暮桑榆。」
  3.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4. 《濟公傳》第二三回:「秦相說:『和尚、你輸了一萬。張飛顧廬、三顧茅廬還可以說;敬德吊魚、魚哪有腿?』和尚說:『甲魚不是有四條腿?』」

在其他地方搜尋「三顧茅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