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蓽,「蓬門蓽戶」的縮略語,指以蓬草、荊條做成的門戶,形容簡陋的居室或謙稱自己的住宅。「蓬蓽生輝」比喻他人所贈之物或貴客之來訪令人倍感光彩。※語或本唐.竇庠〈酬謝韋卿二十五兄俯贈輒敢書情〉。
01.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三二齣:「多承光顧,蓬蓽生輝。屢辱清誨,茅塞悉開。」 02.明.朱之瑜〈與野節書〉詩三五首之二五:「承假諸物,遂使蓬蓽生輝。」 03.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齣:「此處就是家下,得兄光顧,蓬蓽生輝,先去打掃草堂迎候。」 04.《醒世恆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絛》:「小尼僻居荒野,無德無能,謬承枉顧,蓬蓽生輝。」 05.《九雲記》第五回:「妾今蒙相公不棄,玉趾光臨,蓬蓽生輝。」 06.《再生緣》第三○回:「君侯們枉駕,下官蓬蓽生輝。」
比喻他人所贈之物或貴客之來訪令人倍感光彩。
參考詞語:「蓬屋生輝、蓬戶增光、蓬甕生輝、蓬蓽增輝、蓬蓽生光、輝生蓬蓽」
竇庠(約西元767~約西元828),字胄卿,唐平陵(今陝西咸陽)人。曾出任汝州防禦判官以及登州、婺州刺史。庠與其兄弟:常、牟、群、鞏皆善於詩文,《全唐詩》收錄21首詩作。古代文人習慣以詩文往來應答,因此常有相酬之作,竇庠便有這類作品,如〈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是酬和韓退之〈岳陽樓別竇司直〉;至於〈酬謝韋卿二十五兄俯贈輒敢書情〉則是酬謝友人餽送明璫而寄贈感懷的作品,其中「大賢持贈一明璫,蓬蓽初驚滿室光」一句說到,友人送來一對色澤耀眼的明珠耳飾,讓原本簡陋昏暗的住所頓時滿室生光,不禁令人對玉石的明亮感到驚奇不已。後來「蓬蓽生輝」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他人所贈之物或貴客之來訪令人倍感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