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護疾忌醫

ㄏㄨˋ ㄐㄧˊ ㄐㄧˋ ㄧ

猶「諱疾忌醫」。見「諱疾忌醫」條。01.宋.周敦頤《周濂溪集.卷六.通書二.過》:「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

辨識

參考詞語:「諱疾忌醫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諱疾忌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韓非子.喻老》的記載,扁鵲曾經謁見蔡桓公,接連幾次他都說蔡桓公生病了。第一次見面他是說:「君王!你有病,病在皮膚上,不治療的話恐怕病情會加深。」隔了十天,第二次見面又說:「君王!你的病已經侵入肌肉,不快點治療,病情會更嚴重。」蔡桓公還是不加以理會。又過了十天,扁鵲又謁見桓公,說:「君主您的病現在蔓延到腸胃了,不醫治病情會更加嚴重。」蔡桓公依然不理他,心裡更加不高興了。又再過了十天,扁鵲看了蔡桓公一眼,轉身就走,於是桓公派人去問扁鵲原因。扁鵲回答說:「疾病在皮膚時,熱敷就可以治好;侵入到肌膚時,用針灸就可以醫好;等侵入到腸胃時,吃幾服湯藥就可以根治;可是一旦蔓延到骨髓裡頭,那就要神仙才管得了,我已沒有辦法醫治了。」五天之後,蔡桓公覺得身體不舒服,派人去請扁鵲,但扁鵲已經逃到秦國去了。蔡桓公也就病死了。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諱疾忌醫」,指不承認有病,害怕去治療,可用來比喻問題本小不予處理,終致無法收拾;亦用來比喻掩飾過失而不願聽人規勸

書證

  1. 宋.周敦頤《周濂溪集.卷六.通書二.過》:「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

在其他地方搜尋「護疾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