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豺狼當塗

ㄔㄞˊ ㄌㄤˊ ㄉㄤ ㄊㄨˊ
  1. 比喻惡人得勢操縱大局。《晉書.卷七一.熊遠傳》:「孝懷皇帝梓宮未反,豺狼當塗,人神同忿。」也作「豺狼當道」。

豺狼當塗

ㄔㄞˊ ㄌㄤˊ ㄉㄤ ㄊㄨˊ

即「豺狼當道」。見「豺狼當道」條。01.《晉書.卷七一.熊遠列傳》:「孝懷皇帝梓宮未反,豺狼當塗,人神同忿。」02.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七齣:「為豺狼當塗擾民,英雄發憤,甘共叢神一逞。」

辨識

參考詞語:「豺狼當道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豺狼當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豺狼當道」原作「豺狼橫道」。「豺狼」是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用來比喻狠毒的惡人。《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中記載,漢成帝時,侯文因為性情剛正,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汙,因此常以身體不適為由,不願出來當官。當時京城首長孫寶很欣賞他,與他結為布衣交後,任他為東部督郵,糾舉轄區內不法之事。有一天,孫寶問他:「現在要開始剷除惡人,轄區內有這樣的人嗎?」侯文回答:「有,霸陵杜穉(ㄓˋ)季。」孫寶因為和杜穉季有淵源,不想辦他,便問:「還有誰嗎?」侯文說:「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意思是豺狼橫行,要抓就要先抓為害最大的,其他小狐狸不必先費心。指除害要先從大害著手,所以這裡侯文用「豺狼」比喻杜穉季這個大惡人,要整肅就得先從他辦起。後來「豺狼當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壞人橫行作惡。後亦用以比喻奸人掌握大權,專斷橫行。

書證

  1. 《晉書.卷七一.熊遠列傳》:「孝懷皇帝梓宮未反,豺狼當塗,人神同忿。」
  2. 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七齣:「為豺狼當塗擾民,英雄發憤,甘共叢神一逞。」

在其他地方搜尋「豺狼當塗」

有提到「豺狼當塗」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