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瀕死的人復生。語本《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扁鵲》。後用「起死回生」比喻毫無希望的情勢扭轉過來。 △「妙手回春」、「著手成春」
01.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一折:「論醫起死回生,論卜知凶定吉。」 02.明.楊珽《龍膏記》第七齣:「滿城中名醫俱已請遍了,只有個遠方秀士,在前街客舍中懸挂招牌,說道囊有異藥,可以起死回生。」 03.《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妖》:「診寸關尺三部脈,辨邪審痼,奚煩三折肱,療上中下三等人,起死回生,只是一舉手。」 04.《醒世恆言.卷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相公一片熱腸救你,那指望報答?但願你此去,改行從善,莫負相公起死回生之德!」 05.《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本縣有個小兒科姓馮,真有起死回生手段,離此有三十里路,何不接他來看覷看覷?」 06.《醒世姻緣傳》第六六回:「這要蝕去敗肉,怎麼不疼?我昨日已說了,這壞了的瘡,叫他起死回生哩。要一點苦也不受,你到肯呀?」 07.《鏡花緣》第六回:「無論仙凡,一經服食,不惟起死回生,並能同天共老。」
使瀕死的人復生。&比喻毫無希望的情勢扭轉過來。
近義:手到病除、死而復生、妙手回春、著手成春、妙手回春、救亡圖存
參考詞語:「反死回生、回生起死、回骸起死、起死回骸、起死迴生、迴喪起死、還魂起死」
「起死回生」及「妙手回春」都可用來形容醫術高明。
「起死回生」專指治癒瀕臨死亡的重病者;「妙手回春」泛指疾病的治癒。 |
起死回生 妙手回春 ○ ○ 他已經病入膏肓,若沒有能∼的醫生,是不可能救活的! ㄨ ○ 病患都稱讚張大夫的醫術∼,讓許多病人藥到病除。
扁鵲是戰國時的名醫。有一天他經過虢國,聽說虢國太子猝死,便來到宮門前,向侍從打聽原委。了解太子的病症,又得知斷氣不到半天,還未入殮後,就跟侍從保證自己可以救回太子。侍從本來不相信,但聽了扁鵲治病的方法,驚佩不已,立刻稟報虢君。虢君趕緊請扁鵲進宮。扁鵲對虢君說:「依我看,太子這是屍厥症,因體內會氣不通而昏死過去,實際上並未真地死亡,還有機會救回。」於是命令弟子準備好醫療用具,針灸太子的三陽五會等穴道。不一會兒,太子就醒過來了。扁鵲再叫弟子用藥交替熱敷他的腋下,並將太子扶起坐著,調理身體的陰陽之氣。之後再連續服藥二十天,太子就完全康復了。經歷這件事情,所有人都說扁鵲能讓死人復生,但扁鵲卻說:「不是我能讓死人復生,是這人還有機會存活,而我能將他救回而已。」後來「起死回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醫術高明。亦用於比喻毫無希望的情勢扭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