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躊躇滿志

ㄔㄡˊ ㄔㄨˊ ㄇㄢˇ ㄓˋ
  1. 志得意滿的樣子
    [例]事業的成功讓他顯得躊躇滿志的樣子。

躊躇滿志

ㄔㄡˊ ㄔㄨˊ ㄇㄢˇ ㄓˋ
  1. 自得的樣子。《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躊躇滿志

ㄔㄡˊ ㄔㄨˊ ㄇㄢˇ ㄓˋ

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滿意足。語出《莊子.養生主》。 目無全牛」、「庖丁解牛」、「春風得意」、「善刀而藏」、「遊刃有餘

用法

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滿意足。

用在「得意自滿」的表述上。

例句

  1. 她站在自己作品前面,舉目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2. 她躊躇滿志地舉起得獎的作品,接受全場的歡呼
  3. 經過五年的努力,終於如願以償;他望著落成的大樓,不覺躊躇滿志。
  4. 老李看著懷中的兒子內心不由得感到躊躇滿志,臉上泛起得意的微笑。
  5. 想起兒女們的成就,他不禁躊躇滿志起來,深慶自己的教養沒有白費工夫。
  6. 那天當我登山走完了全程,年輕時候那種躊躇滿志的感覺,好像又回到了心中。
  7. 這個案子忙了整整一年,如今好不容易終於完工,讓我內心不禁有股躊躇滿志的感覺。

辨識

近義:心滿意足志得意滿洋洋自得春風得意得意洋洋

反義:灰心喪氣垂頭喪氣

典故說明

先秦哲學家莊子喜歡寓言來啟發人們的智慧,他在〈養生主〉這篇文章中,就用了一則「庖丁解牛」的寓言,來讓人們了解理想的人生觀到底是什麼。這則寓言的內容大意是說:庖丁為文惠君分卸一頭牛的肢體,不僅動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發出的聲音更像是最好聽的音樂。文惠君不由讚嘆地問:「你是怎麼辦得到的?」庖丁說他所喜歡的是「」,已經比技巧更進了一步。剛開始解牛的時候,眼睛所看的無非就是頭牛,根本無從下手。三年之後,才有所領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結構。到了現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視,純粹運用精神感覺動刀了。循著牛體天然的組織結構,削劈筋骨間的空隙,然後把刀子引向骨節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這個過程中,連牛體脈絡相連以及筋骨結合的地方都未曾觸及,更不用說會去傷到大骨頭了。一般好一點的廚子,每年要換一把刀,因為他用切割的方式來解牛;普通一點的廚子,每月要換一把刀,因為他用硬砍的方式來解牛。以硬踫硬,刀刃當然容易受損。我這把刀已經使用了十九年,分卸過幾千頭牛,卻仍然像剛磨利的刀,一點損傷沒有。那是因為我拿的是一把沒有厚度的刀,進入牛的複雜組織,在經絡血脈的空隙中,到處遊走,可以揮灑自如,還覺得很寬綽而有餘地。所以十九年來,都不必換刀。雖然如此,每次遇到筋骨支錯聚結、難於處理的地方,我仍然會集中注意力,小心謹慎地用刀,等挑開關鍵處,牛的骨肉一下子都分開了,就像土塊堆積在地面上一樣,「ㄏㄨㄚˋ」的一聲,牛就解好了。這時候,我拿著刀站在分卸完畢的牛肉面前,東看看西看看,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然後才會把刀擦拭乾淨,收藏起來。在這則寓言中,莊子用牛的組織來比喻複雜的人際關係,要想在糾結難分的人情世故中不受傷害,得擁有一把用智慧錘鍊出來的「無厚之刃」。文章中,莊子用「躊躇滿志」來形容庖丁解牛後的心境,後來就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滿意足的樣子。

書證

  1. 《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源)
  2. 清.歸莊〈與大鴻書〉:「且生平少試文,此番躊躇滿志,歷觀諸同人卷,益復自喜,以為若遇識者,決不在第二。」
  3. 《花月痕》第三六回:「荷生道:『你瞧題的圖名。』癡珠早見上首橫題五個隸字,是『春風及第圖』。便點頭道:『甚好。』再看題的詩,是一首七絕,因念道:『鏡裡眉山別樣青,春風一第許娉婷;天孫好織登科記,先借機絲繡小星。』念了笑道:『你好躊躇滿志!』」
  4. 《九尾龜》第一○二回:「陳海秋鼻子中間,覺得有一陣陣的香氣直透進來,更覺躊躇滿志。」

在其他地方搜尋「躊躇滿志」

有提到「躊躇滿志」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