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判別。如:「辨別」、「分辨」、「明辨是非」、「雌雄莫辨」。荀子.榮辱:「目辨白黑美惡,耳辨音聲清濁。」唐.杜甫.秋雨歎三首之二:「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
爭論是非曲直。
文體名。如唐代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辨。
辨⃞ 似⃞
辨、辯、辮、辦四字形近易混。辨中从刀,所以有「分別」義;辯中从言,所以有「辯論」義;辮中从糸,所以有「髮辮」義;辦中从力,所以有「辦事」義;四字各有義界,古書雖見互通,今則分別使用較妥。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版本編號:20230222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資料來自moedict-data-twblg
分辨。
真假難辨辨別。
《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
原作者:
台文翻譯kap編修:Lîm Chùn-io̍k(林俊育)長老
以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Sio-kâng方式分享 3.0 台灣 (CC BY-NC-SA 3.0 TW) 授權
資料來自 ChhoeTaigi 的字詞資料庫
台文版原始網站;台文版原 GitHub 儲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