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迎刃而判

ㄧㄥˊ ㄖㄣˋ ㄦˊ ㄆㄢˋ

猶「迎刃而解」。見「迎刃而解」條。

辨識

參考詞語:「迎刃而解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迎刃而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杜預是西晉時的著名大將、他的學識淵博、時人稱為「杜武庫」。據《晉書.卷三四.杜預列傳》載:蜀漢滅亡之後、孫吳偏安江東。於是晉武帝派杜預為「鎮南大將軍」、統軍攻打東吳。戰事進展得很順利、短短數日就攻占吳國許多城池、吳軍都督孫歆等人被俘。杜預想要趁勝追擊、但有官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吳國立國已久、一下子很難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濫行軍不易;加上天氣炎熱、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停進攻、等到冬天再說。但杜預舉出當年樂毅的濟西之戰為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晉武帝接納了杜預的建議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後來「迎刃而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戰事進展順利。亦用來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

書證

  1. 宋.朱熹〈答何叔京書〉其二四:「於此看得分明、則性情之分可見、而前日所疑、皆可迎刃而判矣。」

在其他地方搜尋「迎刃而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