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造極登峰

ㄗㄠˋ ㄐㄧˊ ㄉㄥ ㄈㄥ
  1. 比喻造詣高深精絕,或泛指到達極點。《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不然,只看世上那班分明造極登峰的,也會變生不測,任是爭強好勝的,偏用違所長。」也作「登峰造極」。

造極登峰

ㄗㄠˋ ㄐㄧˊ ㄉㄥ ㄈㄥ

即「登峰造極」。見「登峰造極」條。01.《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只看世上那班分明造極登峰的,也會變生不測;任是爭強好勝的,偏用違所長。」02.清.閻爾梅〈閼與城觀馬服君祠堂遂抵漚麻池登黃榆嶺關〉詩:「雲中積布飛殘縷,池上漚麻厭老拳。造極登峰真快賞,黃榆嶺出太行巔。」

用法

01.《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只看世上那班分明造極登峰的,也會變生不測;任是爭強好勝的,偏用違所長。」 02.清.閻爾梅〈閼與城觀馬服君祠堂遂抵漚麻池登黃榆嶺關〉詩:「雲中積布飛殘縷,池上漚麻厭老拳。造極登峰真快賞,黃榆嶺出太行巔。」

辨識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登峰造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魏晉南北朝時,文人崇尚清談,盛行品評人物,所以記述名人軼事的「志人小說」也流行當時。此類小說採集過去及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逸事,加以編撰,很能反映各類人物的面貌,間接表現出當時的社會民情。南朝宋劉義慶所編的《世說新語》則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本書依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共三十六門,均為簡潔雋永的短篇,長者數行,短者僅二、三十字,但因善於把人物的語言與情態相結合,並使用比喻對比修辭技巧,較之一般志怪小說,更富文學價值。在《世說新說.文學》中記載了關於晉簡文帝的一段話。簡文帝篤信佛教,研究佛經,見經上云如果淨化磨練自己的精神,就可以成佛。便有所感觸的說道:「不知道照這樣去做,是不是馬上就可以達到登峰造極?不過我以為平日薰陶磨練的功夫,應該仍然不可荒廢啊!」成語登峰造極」就從原文摘錄,比喻成就達到極點或造詣高深精絕。


有提到「造極登峰」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