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紙醉金迷」。見「紙醉金迷」條。01.宋.陶穀《清異錄.卷下.居室門.金迷紙醉》:「癰醫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煥明、器皆金紙、光瑩四射、金采奪目。所親見之、歸語人曰:『此室暫憩、令人金迷紙醉。』」(源)02.《官場現形記》第七回:「一霎時、局已到齊。真正是翠繞珠圍、金迷紙醉、說不盡溫柔景象、旖旎風光!」
參考詞語:「紙醉金迷」
此處所列為「紙醉金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紙醉金迷」原作「金迷紙醉」。唐昭宗時、有個專門醫治毒瘡的醫生孟斧、他時常出入王宮為皇室成員治病、當時對宮室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他隱居蜀中時、特別將一個小房間布置得窗明几淨、使用的器物都貼上金紙、金光四射、十分耀眼。有人親眼看過、回去後跟人說:「在這個房間歇息、會讓人沉醉在絢爛奪目的光彩之中。」後來「紙醉金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奢侈浮華的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