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能,不容易做到。「難能可貴」指做到了不容易做到的事,所以特別可貴。#語出宋.蘇軾〈荀卿論〉。
01.宋.蘇軾〈荀卿論〉:「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源) 02.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允矣難能,誠哉可貴!」 03.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卷四.呂孝子》:「頃讀石氏《獨學廬稿》,如蘇州呂孝子西圃者,尤難能可貴已。」 04.《官場現形記》第三四回:「茲查有南中義紳,……每至一次放賑,往往惡衣菲食,與廝養同甘苦,奔馳於炎天烈日之中,實屬堅忍耐勞,難能可貴。」
指做到了不容易做到的事,所以特別可貴。褒義。
近義:非同小可
反義:不足為奇
「難能可貴」之「難能」是指不容易做到的事。《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二》裴松之注引魏文帝的話:「尚書令荀彧奉使犒軍,見余談論之末,彧言:『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是說荀彧曾讚美文帝左右開弓的射箭技巧,認為這是一般人無法做到的。若能將不容易做到的事做成,當然就顯得更加有價值,更加珍貴,故有「難能可貴」之語。宋人蘇軾在〈荀卿論〉一文中,便讚美「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為「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意思是說:孔子弟子中的三個傑出人才,子路性格勇敢,行事義無反顧;子貢反應迅捷,遇事機敏能辯;冉有多才多藝,處事左右逢源。他們擁有的才幹,都是普天下難以尋求而彌足珍貴的。另外,與蘇軾同為宋代的另一位文學家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中,亦有「允矣難能,誠哉可貴」之句,將「難能可貴」這個成語拆解置於兩個句子中,但意思同樣是「難以尋求,故而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