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風馳電赴

ㄈㄥ ㄔˊ ㄉㄧㄢˋ ㄈㄨˋ
  1. 比喻快速。《晉書.卷五六.孫楚傳》:「如其迷逆不化,復欲送死者,南北諸軍風馳電赴,若身手之救痛癢,率然之應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也作「風馳電掣」。

風馳電赴

ㄈㄥ ㄔˊ ㄉㄧㄢˋ ㄈㄨˋ

形容迅速奔赴。見「風馳電掣」條。01.《晉書.卷五六.孫楚列傳》:「如其迷逆不化、復欲送死者、南北諸軍風馳電赴、若身手之救痛痒、率然之應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 

辨識

參考詞語:「風馳電掣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六韜》又稱《太公六韜》、相傳是西周時呂尚所著。呂尚、字子牙、本姓姜、周初賢臣。其先祖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年老隱居、周文王出獵時、相遇於渭水之濱、得到文王賞識、相談甚歡、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文王立呂尚為師、後呂尚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封於齊。《六韜》一書採用周武王與呂尚的對話形式寫成、分為六卷、內容主要為有關治國、治軍戰爭理論。在〈龍韜.王翼〉篇中、周武王問呂尚:王者之師應該有哪些輔佐人才?呂尚認為一支強大的軍隊、應該有七十二位優秀的幕僚、並就其職掌及能力一一回答。論及陣前奮勇殺敵的將領時、呂尚說:「一個好的將領、應該兼備智慧和魄力、平時要善於維護調度武器裝備、一旦出征、就像風和電一樣的快速、殺得敵人措手不及、完全不知道他從何而來。」「風馳電掣」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速度極快。

書證

  1. 《晉書.卷五六.孫楚列傳》:「如其迷逆不化、復欲送死者、南北諸軍風馳電赴、若身手之救痛痒、率然之應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

在其他地方搜尋「風馳電赴」

有提到「風馳電赴」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