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聽了十分震驚。語本《隋書.卷六九.王劭列傳》。 △「危言聳聽」、「聳人聽聞」
01.清.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三五.明代宦官》:「按明代宦官擅權,其富亦駭人聽聞。」 02.清.林則徐〈附審辦回民丁燦庭京控案片〉:「是該處七哨漢民之凶橫慘毒,實屬駭人聽聞。」 03.《野叟曝言》第三五回:「黨桐欲以天子馭世之權,悉歸司禮;馮時欲以釋氏空寂之教,易百王治世之經;其意即欲皇上長生,其立說則已駭人聽聞。」 04.《鏡花緣》第六回:「下界帝王雖有御詔,但非為國計民生起見,且係酒後遊戲,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並不奏聞請旨,任聽部下逞艷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
令人聽了十分震驚。
近義:聳人聽聞
參考詞語:「駭人聞聽、駭人聞見、駭人視聽」
「駭人聽聞」原作「駭人視聽」。隋朝王劭,知識廣博,為人稱道。曾擔任著作佐郎一職,將近二十年,陸續撰寫過《齊誌》、《齊書》、《平賊記》,但因文章用字遣詞鄙陋粗俗,內容又多超出常軌、不合法度之處,讓人見了十分震驚,被有見識的人所輕視。後來「駭人聽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令人聽了十分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