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鬼祟祟
ㄍㄨㄟˇ ㄍㄨㄟˇ ㄙㄨㄟˋ ㄙㄨㄟˋ
形容行事不光明、偷偷摸摸的樣子。※語或出《紅樓夢》第二四回。
△「鬼頭鬼腦」
用法
形容行事不光明、偷偷摸摸的樣子。
用在「行為詭祕」的表述上。
例句
- 扒手鬼鬼祟祟地、在公共場所偷竊財物。
- 做事應該正大光明、何必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呢?
- 那幾個人鬼鬼祟祟地在街角探頭探腦、形跡甚是可疑。
- 他們兩人交頭接耳、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樣、不知有什麼詭計。
- 我總覺得他鬼鬼祟祟的、不懷什麼好心眼、還是敬而遠之為妙。
- 看他一副鬼鬼祟祟的樣子、不知道又在打什麼壞主意、真叫人擔心!
辨識
近義:鬼頭鬼腦、偷偷摸摸
反義: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
「鬼鬼祟祟」及「鬼頭鬼腦」都有做事遮遮掩掩、不光明磊落的意思。 「鬼鬼祟祟」用於形容作為舉止;「鬼頭鬼腦」用於形容外觀神態。
鬼鬼祟祟 鬼頭鬼腦 |
○ ☓ 扒手∼地、在公共場所偷竊財物。 |
☓ ○ 看他∼的樣子、準不是什麼正人君子。 |
祟、音ㄙㄨㄟˋ。做事不光明正大的意思。不可寫作「崇」。
典故說明
「鬼鬼祟祟」是由「鬼祟」重疊而成。「鬼祟」就是鬼怪、例如《西遊記》第一八回:「也不曉得有甚麼鬼祟魍魎、邪魔作耗。」正是把「鬼祟」和「魍魎」、「邪魔」並稱。「鬼祟」是人不能看得清楚的、因此疊用成「鬼鬼祟祟」後、指的就是偷偷摸摸、不是光明正大的行為。《紅樓夢》第二四回提到賈芸賣乖、要寶玉認他作兒子。寶玉回答說:「明兒你閒了、只管來找我、別和他們鬼鬼祟祟的。」這裡的「鬼鬼祟祟」當有「鬼混、做些不正經的事」的語義。在第三十一回中、說到晴雯和寶玉鬥嘴、襲人過來勸和、說:「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晴雯一聽襲人用了「我們」、不禁冷笑說:「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幹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這裡的「鬼鬼祟祟」就有「偷偷摸摸」的意思。後來「鬼鬼祟祟」一般用來形容行事不光明、偷偷摸摸的樣子。
書證
- 《紅樓夢》第二四回:「寶玉笑道:『明兒你閒了、只管來找我、別和他們鬼鬼祟祟的。』」(源)
- 《紅樓夢》第七四回:「惜春道:『若說傳遞、再無別個、必是後門上的張媽。他常肯和這些丫頭們鬼鬼祟祟的、這些丫頭們也都肯照顧他。』」
- 《三俠五義》第一五回:「老賊呀、老賊!我包某秉正無私、一心為國、焉怕你這鬼鬼祟祟。」
- 《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老爺是個走方步的人、從不曾見過這等鬼鬼祟祟、藏頭露尾的頑意兒。」
- 《文明小史》第四○回:「我們少爺看見了這個大保、魂靈兒就飛上了天了、鬼鬼祟祟的把他弄到書房裡、不知說了些什麼?」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王太尊喜他勤慎、又在道臺那邊、代他求了一個洋務局掛名差使、也有十多兩銀子一月;連他自己鬼鬼祟祟做手弄腳的一個月也不在少處。」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