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默化潛移

ㄇㄛˋ ㄏㄨㄚˋ ㄑㄧㄢˊ ㄧˊ

猶「潛移默化」。見「潛移默化」條。01.明.呂新吾《呂語集粹.卷四.治道》:「但盡薰陶之功、不計俄頃之效、然後民知善之當為、惡之可恥、默化潛移、而服從聖人。」02.《福惠全書.卷四.蒞任部.待紳士》:「而賢者聞風知勸、益加自愛不肖者返衷自愧、亦爭事《詩》、《書》。其于風教、默化潛移、正自不小。」

辨識

參考詞語:「潛移默化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潛移默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潛移默化原作潛移暗化」。北齊時、顏之推寫了一本家訓教導子孫做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有一部分寫到、人在年輕之時、性格未定、時常有樣學樣、如果多和賢德的人在一起、性格思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們的影響、可以養成良好的品德。就像在蘭室待久了、身上也會有蘭花的香氣;在魚市中待久了、身上則會有魚腥味一樣。所以自古以來、君子都很慎重地選擇朋友。孔子也曾說:「不要去結交道德修養不如自己的人。」和比自己更有品德的人交往、才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他們的影響。後來「潛移默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潛移暗化演變而出、形容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書證

  1. 明.呂新吾《呂語集粹.卷四.治道》:「但盡薰陶之功、不計俄頃之效、然後民知善之當為、惡之可恥、默化潛移、而服從乎聖人。」
  2. 《福惠全書.卷四.蒞任部.待紳士》:「而賢者聞風知勸、益加自愛、不肖者返衷自愧、亦爭事《詩》、《書》。其于風教、默化潛移、正自不小。」

在其他地方搜尋「默化潛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