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後面一似千軍萬馬趕來,再也不敢回頭。」 02.《水滸傳》第七回:「休說你這三二十個人直甚麼,便是千軍萬馬隊中,俺敢直殺的入去出來。」 03.《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尀耐這蠢物!便有千軍萬馬,怎地近得我!」 04.《醒世姻緣傳》第二○回:「徐大尹送到城外回來,恰好在門前經過,聽得裡面如千軍萬馬喧嚷,外面又擁集了幾萬的人,把轎都行動不得。」 05.《隋唐演義》第五六回:「使不得,那有未出閨門的黃花女兒,到千軍萬馬裡頭去覓活?」 06.《鏡花緣》第二一回:「正在難解難分,忽聽東邊山上,猶如千軍萬馬之聲,塵土飛空,山搖地動,密密層層,不知一群甚麼,狂奔而來。」
形容兵馬眾多,聲勢浩大。
參考詞語:「千兵萬馬、萬馬千軍」
「千軍萬馬」原作「千兵萬馬」。陳慶之是南朝梁的大將軍,數與北魏軍交戰,都獲得大勝,戰功彪炳。武帝大通初年,北魏國內情勢紊亂,北海王元顥來降,請求梁朝立他為魏主。梁武帝接納他,並派陳慶之護送元顥回到北魏。元顥到了渙水即位稱帝,並封陳慶之為鎮北將軍,征伐北魏的其他勢力,元顥順利成為北魏皇帝入都洛陽。陳慶之繼續掃蕩餘兵,節節勝利,名震一時。由於陳慶之的軍隊都穿著白袍,所向披靡,所以洛陽有首童謠傳唱著:「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意思是大將軍們不要自我煩擾,只要看見穿著白袍的軍隊,即使自己兵馬再多也避開為妙。後來「千軍萬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出現「千軍萬馬」的書證如《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後面一似千軍萬馬趕來,再也不敢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