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否往泰來

ㄆㄧˇ ㄨㄤˇ ㄊㄞˋ ㄌㄞˊ
  1. 情況由壞轉好。《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於戲!否往泰來,共睹維新之化;上作下應,永臻丕乂之風。」也作「否極泰來」。

否往泰來

ㄆㄧˇ ㄨㄤˇ ㄊㄞˋ ㄌㄞˊ

即「否極泰來」。見「否極泰來」條。01.五代十國前蜀.杜光庭〈胡璠尚書地網醮詞〉:「否往泰來、災生福過;考諸物理、斯為格言。」02.《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於戲!否往泰來、共睹維新之化;上作下應、永臻丕乂之風。」 

辨識

參考詞語:「否極泰來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否極泰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否極泰來」原作「否終則泰」。〈否〉和〈泰〉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兩卦。〈否卦〉、坤下乾上。在下的坤、陰氣下沉;在上的乾、陽氣上升。於是陰陽二氣不交、具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之象、屬凶卦。〈泰卦〉、乾下坤上。在下的乾、陽氣上升;在上的坤、陰氣下沉。於是陰陽二氣相交、具天地交而二氣通之象、屬吉卦。「否終則泰」就是表示物極必反、惡運到了極點、好運即將降臨。在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餞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壯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否終則泰演變而出、比喻情況由壞逐漸好轉

書證

  1. 五代十國前蜀.杜光庭〈胡璠尚書地網醮詞〉:「否往泰來、災生福過;考諸物理、斯為格言。」
  2. 《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於戲!否往泰來、共睹維新之化;上作下應、永臻丕乂之風。」

在其他地方搜尋「否往泰來」

有提到「否往泰來」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