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喻世明言.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也是楊八老命不當盡,祿不當終,否極泰來,天教他主僕相逢。」 02.《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自謂萬無中式之理,誰知蒯公到不要整齊文字,以此竟占了個高魁,也是命裡否極泰來,顛之倒之,自然湊巧。」 03.《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細詳籤意,前二句已是准了。第三句雲開終見日,是否極泰來之意。」 04.《紅樓夢》第一三回:「否極泰來,榮辱自古週而復始,豈人力能可常保的。」
情況由壞逐漸好轉。
參考詞語:「否去泰來、否往泰來、否極泰遇、否極生泰、否終則泰、否終而泰、泰來否往、泰來否極、泰去否來」
「否極泰來」原作「否終則泰」。〈否〉和〈泰〉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兩卦。〈否卦〉,坤下乾上。在下的坤,陰氣下沉;在上的乾,陽氣上升。於是陰陽二氣不交,具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之象,屬凶卦。〈泰卦〉,乾下坤上。在下的乾,陽氣上升;在上的坤,陰氣下沉。於是陰陽二氣相交,具天地交而二氣通之象,屬吉卦。「否終則泰」就是表示物極必反,惡運到了極點,好運即將降臨。在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餞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壯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否終則泰」演變而出,比喻情況由壞逐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