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事實、狀況的存在。與「無」相對。[例]花園裡有一隻貓在睡覺。
具備、取得。[例]有權、有勢、持有
詞綴。置於某些名詞前,合成複詞。[例]有夏、有清
又、再。[例]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孟子.滕文公下》)
連詞。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論語.為政》)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0821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形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綴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代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名
姓。如漢代有有祿。
副
表示重複、反覆、連續。通「又」。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
連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