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七上八落

ㄑㄧ ㄕㄤˋ ㄅㄚ ㄌㄨㄛˋ
  1. 形容心情起伏,忐忑不安。《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心上正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的。」《孽海花》第一二回:「心中一驚一喜,七上八落起來。」也作「七上八下」。

  2. 動作紛亂的樣子。《野叟曝言》第八回:「累我一個人又要燒火,又要炒菜,七上八落的,好不吃力!」

七上八落

ㄑㄧ ㄕㄤˋ ㄅㄚ ㄌㄨㄛˋ

即「七上八下」。見「七上八下」(一)。01.《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心上正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的。」02.《官場現形記》第四八回:「薦頭正為太太說要拿他當窩家辦、嚇得心上十五個弔桶、七上八落。」

辨識

參考詞語:「七上八下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七上八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七上八下」的「上下」是指「忐忑」、「七、八」是形容它的紛亂不定。在漢語的詞語結構中常以七、八嵌在名詞動詞間、多表示「」、「雜亂」之意、名詞的如:「七嘴八舌」、「七手八腳」、動詞的如:「七零八落」、「七拼八湊」。「七上八下」一語見於宋代《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一.示呂機宜》、意為忐忑不安。語錄記載:有人問禪宗大師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意思是說:禪宗主張佛在眾生、那像狗這種畜牲到底有無佛性?趙州的回答並不一定、有時說「」、有時說「」。大慧普覺禪師就引這個例子告訴有心向佛求證悟的人、要隨時把這例子拿來參究、直向內心去求答案。有時會覺得內心紛亂難安、像嘴裡咬到鐵釘一般、毫無滋味、在此當頭、千萬別退卻、因為這是即將體悟時候。原來佛法緣於我們的心思、如果沒有一切心思、哪需要佛法來度呢?心裡紛亂難安、不就是體悟佛法的機緣嗎?這裡的「七上八下」就是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的意思。(二)「七上八下」也可以用在表示中等的意思、形容普通而不出眾。這種用法也在宋代文獻就可以看到。在趙令畤《侯鯖錄》卷七提到一段故事:宋朝傅欽之在擔任御史中丞的時候、曾經奏章評論劉攽(ㄅㄧㄣ)的姪子仲馮。有一天、劉攽遇見了傅欽之、就說:「我的姪子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以致於讓您要奏章來評論呢?」傅欽之感到慚愧、回答說:「這篇奏章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文字。」劉攽細看了之後、笑著說:「我姪子真的只是個普通人才啊!」原文中的「三平二滿文字」和「七上八下人才」是對仗。「三平二滿」也是宋代常用詞語、例如宋.辛棄疾〈鷓鴣天.莫殢春光花下遊〉詞:「百年雨打風吹卻、萬事三平二滿休。」也作「二平三滿」。「三平二滿」的意思也是普普通通、所以可以和「七上八下」相對。但是這種「七之上、八之下」的用法、後世罕見。

書證

  1.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心上正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的。」
  2. 《官場現形記》第四八回:「薦頭正為太太說要拿他當窩家辦、嚇得心上十五個弔桶、七上八落。」

在其他地方搜尋「七上八落」

有提到「七上八落」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