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每況愈下

ㄇㄟˇ ㄎㄨㄤˋ ㄩˋ ㄒㄧㄚˋ
  1. 情況愈來愈壞。與「每下愈況」原為不同用法,惟後世相混。
    [例]這家公司的營運狀況,已經一蹶不振,每況愈下。

[反]扶搖直上

[似]每下愈況

每況愈下

ㄇㄟˇ ㄎㄨㄤˋ ㄩˋ ㄒㄧㄚˋ
  1. 情況愈來愈壞。與「每下愈況」原為不同用法,惟後世相混,參見每下愈況」條。宋.洪邁《容齋續筆.卷八.蓍龜卜筮》:「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由是藉手于達官要人,舟車交錯於道路。」

每況愈下

ㄇㄟˇ ㄎㄨㄤˋ ㄩˋ ㄒㄧㄚˋ

猶「每下愈況」。見「每下愈況」條。01.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六.東坡一》:「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間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後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02.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三:「南宋儒者似又竊釋氏緒餘、此即莊子所謂每況愈下也。」

辨識

參考詞語:「每下愈況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每下愈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戰國時代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有一次、東郭子問莊子:「所謂的『道』、究竟在什麼地方?」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說:「請你舉出具體的例子、清楚指明。」莊子說:「在螻蟻身上。」東郭子說:「高妙的『道』、為什麼會在這樣卑下的地方呢?」接著莊子又舉了愈來愈卑下的例子、如:稊稗、磚瓦、屎溺。東郭子聽到後來、便不作聲了。莊子於是就說:「你所問的問題、就跟以前有個名叫獲的市場主管問市場管理員用腳踩豬的問題一樣。市場管理員要判斷豬隻的肥瘦、必須用腳踩著豬的小腿部分去試、因為這小腿部分最不易長肉、如果這部分的肉愈多、就可以知道豬隻愈肥。因此、當獲問這個問題時、市場管理員回答說:『愈是下部細微的地方、肥瘦的差別就愈明顯。』」莊子用這個例子做比喻、主要是要讓東郭子了解:「」是無所不在的、愈是從低微的事物上去推求、就愈能看出「」的真實情況。「每下愈況」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後來用於比喻情況愈來愈壞。要了解這句成語須從《莊子》原文了解起、較為不易、所以後來有人從字面推測其義、更進而將成語改成「每況愈下」、雖屬訛用、但已成俗、備載於此、以供參考。

書證

  1.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六.東坡一》:「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間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後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謬耳。」
  2. 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三:「南宋儒者似又竊釋氏緒餘、此即莊子所謂每況愈下也。」

在其他地方搜尋「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