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目不轉睛

ㄇㄨˋ ㄅㄨˋ ㄓㄨㄢˇ ㄐㄧㄥ
  1. 形容凝神注視的樣子
    [例]上國文課時,同學們都目不轉睛的盯著臺上新來的老師。

目不轉睛

ㄇㄨˋ ㄅㄨˋ ㄓㄨㄢˇ ㄐㄧㄥ
  1. 眼睛動也不動。形容凝神注視樣子。《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便立在一邊偷看那人,目不轉睛。」《三國演義》第八回:「貂蟬便坐於允側。呂布目不轉睛的看。」也作「目不轉視」。

目不轉睛

ㄇㄨˋ ㄅㄨˋ ㄓㄨㄢˇ ㄐㄧㄥ

睛,眼珠。「目不轉睛」指眼珠子一動也不動。語出《孟子.公孫丑上》漢.趙岐.注。後亦用「目不轉睛」形容凝神注視,注意力高度集中。

用法

01.《孟子.公孫丑上》漢.趙岐.注:「人刺其肌膚,不為橈卻,刺其目,目不轉睛逃避之矣。」(源) 02.晉.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 03.宋.楊士瀛《仁齋傷寒類書.卷六.直視》:「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病人邪氣極盛,冒其正氣,遂使神志不慧,目不轉睛,而為之直視。」 04.《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便立在一邊偷看那婦人,目不轉睛。」 05.《三國演義》第八回:「貂蟬便坐於允側。呂布目不轉睛的看。」 06.《古今小說.卷四.閒雲庵阮三償冤債》:「小姐先在門傍守候,覷著阮三目不轉睛,阮三看得女子也十分仔細。」 07.《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老婆婆看著小官人,目不轉睛,不覺兩淚交流。」 08.《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走了一會,又到簾兒邊望望,見那女子還在那裏目不轉睛的向這邊呆望。一連偷瞧了幾次,都是如此。」 09.清.林時對《荷牐叢談.卷一.徐武功王威寧將略》:「杜菫者,門下士也。一夕觴之酒,忽問曰:『汝謂何等人可以作宰相?』菫謝『不知』。曰:『左邊堆數十萬金,右邊殺人流血,而目不轉睛者乃真宰相也。』」

形容凝神注視,注意力高度集中。

辨識

參考詞語:「目不旁瞬、目不暫瞬、目不轉瞬、目不轉視、眼不轉睛

典故說明

《孟子》是一本記述孟子思想與言行的儒家經書,完成於戰國時代中後期,該書詳實地記載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蹟。《孟子.公孫丑上》提到,孟子弟子公孫丑問說,怎樣才能做到不動心呢?孟子就舉戰國時齊國的勇士北宮黝為例,說明他培養勇氣使自己不動心的方法就是「不膚橈,不目逃」。後來漢代趙岐在為《孟子》做注解時,講得更加詳細:北宮黝這個人,即使人家要刺傷他的肌膚,他也不會因此退縮不前;就算人家要刺傷他的眼睛,他也不會轉動眼珠子加以閃躲。說明面對外在的各種危急狀況,他仍然勇敢不畏縮,堅定專注於自己的心志。後來《孟子》趙岐注原文中的「目不轉睛」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凝神注視,注意力高度集中。

書證

  1. 看著廣場上精彩的魔術表演,遊客個個目不轉睛。
  2. 他目不轉睛地望著窗外的景色,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3. 這幅世界名畫,讓許多慕名而來的民眾看得目不轉睛。
  4. 隨著戲劇開演,觀眾頓時都目不轉睛地聚焦在舞臺上。
  5. 來到決賽的最後一刻,大家無不屏氣凝神,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上的實況轉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