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聚精會神

ㄐㄩˋ ㄐㄧㄥ ㄏㄨㄟˋ ㄕㄣˊ
  1. 指集中精神,專心一意。
    [例]他倆正聚精會神的下棋,完全不受周圍事物的影響。

[反]漫不經心心不在焉

[似]全神貫注

聚精會神

ㄐㄩˋ ㄐㄧㄥ ㄏㄨㄟˋ ㄕㄣˊ
  1. 本指集合眾人的智慧。《文選.王襃.聖主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後比喻一個人集中精神,專心一意。《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無奈她此時是凝心靜氣,聚精會神,生怕錯了過節兒,一定要答拜回禮。」

聚精會神

ㄐㄩˋ ㄐㄧㄥ ㄏㄨㄟˋ ㄕㄣˊ

心神聚合,會集眾人的智慧。語出漢.王襃〈聖主得賢臣頌〉。後用「聚精會神」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集中。 相得益彰

用法

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集中。

用在「潛心專注」的表述上。

例句

  1. 同學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的講解。
  2. 這篇文章不易懂,我得聚精會神地來看。
  3. 開車時須聚精會神,絕對不可以聊天分神。
  4. 房間裡一片肅靜,原來大家的目光都投注在聚精會神下棋的雙方。
  5. 算數學時,聚精會神都可能犯錯,他竟然還一邊聽著熱門音樂,怎能不錯呢?

辨識

近義: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專心致志

反義:心不在焉心猿意馬魂不守舍

參考詞語:「聚會精神

典故說明

王襃,字子淵,西漢蜀人。宣帝時,由益州刺史王襄舉薦,得到宣帝的召見,命他作〈聖主得賢臣頌〉(見收於《漢書》本傳)。其中一段述說聖主和賢臣之間的關係。他認為賢才是國家工具官員如果是賢能人才,則不需任何的改革更張,功德自然就會普及全國。工具銳利,用的力量少,但效果卻很好。相同的道理,聖人和君子,正是聖明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因此君王必須認真辛苦的尋找賢德之人,才能夠安逸地享受天下太平。做部屬的也是如此,賢能的人在還沒有遇到聖明君主時,所提的策略和建議,不被採納,境遇卑賤困苦。然而,一旦遇到聖明的君主,謀略合乎君主的心意,規諫的言詞受到重視,忠君之心能夠彰顯,得以擔任官職且施展抱負。所以天下太平,君主聖明,賢能的人才自然聚集,眾人心神聚合,會集大家的智慧,互相勉勵、配合,更能顯現出各自的長處。後來原文中的「聚精會神」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集中。

書證

  1. 《漢書.卷六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王襃》引漢.王襃〈聖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源)
  2. 唐.獨孤及〈洪州大雲寺銅鐘銘并序〉:「聚精會神,鳩工於其間;宏誓既達,昏疑皆破。」
  3. 宋.袁甫〈右史直前奏事第二劄子〉:「而中外多事,蠹弊滋長,因循歲月,未臻厥成,其故何哉?君臣之間,聚精會神之意常少,而事物之來,敝精勞神之患常多,此正今日之大病也。」
  4. 明.宋濂〈故樓景元甫墓碣〉:「執經據座,析分毫絲,環而聽者,肅其冠衣,聚精會神,臻于泰熙。」
  5. 明.唐順之〈答俞教諭書〉:「但古人於藝,以為聚精會神,極深研幾之實;而今人於藝,則以為溺心玩物,爭能好勝之具。」
  6. 《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無奈她此時,是疑心靜氣,聚精會神,生怕錯了過節兒。」

在其他地方搜尋「聚精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