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志得意滿的樣子。語本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後亦用「左顧右盼」指左看右看,四處觀察;或顧慮太多,猶豫不決的樣子。 △「畏首畏尾」
01.唐.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詩:「都尉朝天躍馬歸,香風吹人花亂飛。銀鞍紫鞚照雲日,左顧右盼生光輝。」 02.《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妖》:「卻說郭璞先生,行到山麓之下,前觀後察,左顧右盼,遂將羅經下針,審了方向。」 03.《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身上衣服穿著,必要新的,穿上了身,左顧右盼,嫌長嫌短。甚處不熨貼,一些不當心裡,便別買段疋,另要做過。」 04.明.李贄《焚書.卷五.讀史.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以故瞻前慮後,左顧右盼。自己既無一定之學術,他日又安有必成之事功耶?」 05.《西遊補》第一五回:「唐僧又叫:『白旗,你分付營中將士,有點不到者取首級,往來轅門取首級,推病托疾取首級,左顧右盼者取首級。……』」 06.《浮生六記.卷四.浪遊記快》:「每上其艇,呼余聲不絕,余亦左顧右盼,應接不暇,此雖揮霍萬金所不能致者。」 07.《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安老爺、安太太左顧右盼,真個是好個佳兒,好雙佳婦!老夫妻只樂得眉飛色舞,笑逐顏開的連連點頭。」
左看右看,四處觀察。&顧慮太多,猶豫不決的樣子。
參考詞語:「右盼左顧、左顧右眄」
「左顧右盼」原作「左顧右眄」。這句成語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志得意滿的樣子。在曹植的〈與吳季重書〉中的:「左顧右眄,謂若無人。」是曹植讚美吳季重文武雙全,意氣風發,縱橫古今,沒有人能與他匹敵。後來「左顧右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志得意滿的樣子。出現「左顧右盼」的書證如唐.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詩:「都尉朝天躍馬歸,香風吹人花亂飛。銀鞍紫鞚照雲日,左顧右盼生光輝。」這裡的「左顧右盼生光輝」也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志得意滿時的神態。後亦用「左顧右盼」指左看右看,四處觀察,如:《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妖》:「卻說郭璞先生,行到山麓之下,前觀後察,左顧右盼,遂將羅經下針,審了方向。」或指顧慮太多,猶豫不決的樣子,如明.李贄《焚書.卷五.讀史.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以故瞻前慮後,左顧右盼。自己既無一定之學術,他日又安有必成之事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