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01.《晉書.卷九七.四夷列傳.西戎》:「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02.元.耶律楚材〈答楊行省書〉:「北闕之恩、秣馬厲兵、可報西門之役。」
參考詞語:「厲兵秣馬」
此處所列為「厲兵秣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厲兵、磨利兵器。秣馬、餵馬。「厲兵秣馬」指完成作戰的準備。《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二年、駐防鄭國都的秦將杞子、派人報告秦王他們已掌管鄭國都的北門、是攻打鄭國的好機會。三十三年春天、秦王決定派兵攻打鄭國。鄭國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經商途中遇到秦軍、知道秦軍意圖後、他一方面用四張獸皮和十二頭牛慰勞賞賜秦軍、一方面則是派人趕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鄭穆公獲報後、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戰準備。亦用來比喻完成事前準備工作。另外在《左傳.成公十六年》中、可見「秣馬利兵」一詞、也作比喻完成作戰準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