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勝收
ㄇㄟˇ ㄅㄨˋ ㄕㄥ ㄕㄡ
勝、音ㄕㄥ、盡。「美不勝收」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無法盡收眼底。※語或出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三。
△「美不勝書」、「琳琅滿目」
用法
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無法盡收眼底。
用在「景致美好」、「物品豐美」的表述上。
例句
- 滿園的牡丹花爭奇鬥豔、美不勝收。
- 美不勝收的景色正是橫貫公路迷人的地方。
- 元宵燈會、萬盞燈籠、火樹銀花、美不勝收。
- 此處風景秀麗、水檔流水、山抹微雲、美不勝收。
- 夕陽西下、水面上煙霧漸起、像層薄紗遮掩了羞紅、景色迷人、美不勝收。
辨識
近義:目不暇給、琳琅滿目
參考詞語:「美不勝錄」
「美不勝收」及「琳琅滿目」都是用來形容有美好的事物極多。 「美不勝收」側重於難以盡觀;「琳琅滿目」側重於舉目皆是。
美不勝收 琳琅滿目 |
○ ☓ 此處風景秀麗、水檔流水、山抹微雲、∼。 |
☓ ○ 會場中擺滿著∼的各種藝品及字畫、令人目不暇給。 |
典故說明
「美不勝收」指美麗事物太多了、無法盡收眼底。可以用來形容風景、書畫、藝術創作等。例如袁枚的《隨園詩話》記載了一件事:袁枚是清代著名文人、有一次經過前禮部侍郎齊召南的家鄉、當時齊召南已經過世、他的兄弟請袁枚到家裡作客、拿出齊召南生前的作品、請袁枚幫忙寫序。於是袁枚利用半天的時間翻閱摘錄、看到內容的繁富真是美極了、實在無法一一收錄。文中就用了「美不勝收」來表達齊召南的作品又多又好、很難選擇。
書證
- 清.方苞〈進四書文選表〉:「先輩名家、小題文多備極巧心、但美不勝收、且非鄉會場程式、茲編不錄。」
-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三:「盡半日之暇、為之翻擷、見其鴻富、美不勝收。」(源)
- 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二.藝能.治庖》:「惟魚之一物、美不勝收、北地以黃河鯉為佳、江南以螺螄青為佳。」
- 《文明小史》第六○回:「你們諸位、各有專門、或是當過教習、或是當過翻譯……、人才濟濟、美不勝收。」
- 《孽海花》第九回:「還有一班名士黎石農、李純客、袁尚秋諸人寄來的送行詩詞、清詞麗句、覺得美不勝收。」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