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目不暇給

ㄇㄨˋ ㄅㄨˋ ㄒㄧㄚˊ ㄐㄧˇ
  1. 形容諸多美好事物同時呈現,或景物變化太快,觀者來不及欣賞分辨
    [例]坐在火車裡欣賞沿途風光、窗外的美景一幕幕掠過,令人目不暇給。

目不暇給

ㄇㄨˋ ㄅㄨˋ ㄒㄧㄚˊ ㄐㄧˇ
  1. 暇,空閒。給,供給。目不暇給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變化太快,眼睛來不及觀看。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書後又一紙〉:「見其揚翬振彩,倏往倏來,目不暇給,固非一籠一羽之樂而已。」也作「目不暇接」。

目不暇給

ㄇㄨˋ ㄅㄨˋ ㄒㄧㄚˊ ㄐㄧˇ

暇,空閒。給,供給。「目不暇給」形容眼前美好事物不斷或景物變化太快,讓人來不及觀賞。語本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元夕》。

用法

01.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元夕》:「諸舞隊次第簇擁前後,連亘(亙)十餘里,錦繡填委,簫鼓振作,耳目不暇給。」(源) 02.《四遊記.東遊記.第四七回》:「上窺無極,下徹四方,仍有插青點黛,拖白曳練者,令人目不暇給。」 03.《青樓夢》第五三回:「遊了兩口花園,見園中萌翠階、珊瑚樹、瑪瑙花、碧霞石,奇花異草,畫棟雕梁,一切玲瓏裝飾之處,真個目不暇給。」 04.《野叟曝言》第一回:「實緣身入寶山,遍地琳瑯、美不勝收,目不暇給故也。」 05.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一○.虹橋錄上》:「旁通水閣十餘間如曲尺,額曰飲虹閣,峭廊飛梁,朱橋粉郭,互相掩映,目不暇給。」 06.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書後又一紙〉:「見其揚翬振彩,倏往倏來,目不暇給,固非一籠一羽之樂而已。」 07.《鏡花緣》第二一回:「唐敖此時如入山陰道上,目不暇給,一面看著,一面讚不絕口道:『如此美貌,再配這些穿戴,真是風流蓋世!』」

形容眼前美好事物不斷或景物變化太快,讓人來不及觀賞。

辨識

參考詞語:「目不暇接、目不暇賞、目不給視、目不給賞

典故說明

《武林舊事》是宋末元初人周密所撰寫的雜記,全書共十卷,武林即臨安(今浙江杭州)。這本書是周密根據所見所聞和各種書籍資料寫作而成,內容記載南宋都城臨安的人事物。從朝廷的各種典禮到市民生活,包括山川、文化、風俗、節日、經濟、聲樂等,為研究南宋城市提供豐富的史料。元夕即元宵節,時間農曆正月十五日,又稱上元節,是農曆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著春天的到來,按傳統民俗會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以表示慶祝。周密在《武林舊事.元夕》中記載當時歡慶元宵的熱鬧景象:在元宵節這天晚上,街上的音樂聲不絕於耳,城市裡盛裝打扮的人潮像雲一樣眾多,之後的每一天晚上都是如此。一直到第五天時,行政官員會乘坐著轎子,由舞者前呼後擁著,隊伍綿延數十餘里,穿著華美舞服的人到處都是,吹簫打鼓,樂聲不斷,讓人的耳朵、眼睛都來不及觀看。後來「目不暇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眼前美好事物不斷或景物變化太快,讓人來不及觀賞。

書證

  1. 公園內的繁花盛開,繽紛斑斕,令人目不暇給。
  2. 透過連續的視覺特效,這部電影帶給觀眾一趟目不暇給的奇幻旅程。
  3.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美景讓遊客目不暇給,到處都呈現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4. 發表會上,模特兒們穿著各式新裝走上舞臺,讓在場觀眾目不暇給,讚嘆不斷。
  5. 這場表演結合了動感水舞和無人機燈光秀,目不暇給的震撼畫面讓民眾大呼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