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一呼百諾

ㄧ ㄏㄨ ㄅㄞˇ ㄋㄨㄛˋ
  1. 一人呼喚,百人應和。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盛多。《孤本元明雜劇.南牢記.第一折》:「廳上一呼百諾應,白金橫帶錦袍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三齣:「羅公獨坐當中,一呼百諾,掌著生殺之權。」

一呼百諾

ㄧ ㄏㄨ ㄅㄞˇ ㄋㄨㄛˋ (變) ㄧˋ ㄏㄨ ㄅㄞˇ ㄋㄨㄛˋ

在上位者一呼喚、在下位者則連聲應諾形容恭敬順從。語本《韓詩外傳》。後用「一呼百諾」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盛多。

用法

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眾多。

用在「地位顯要」的表述上。

例句

  1. 將軍一直很懷念過去那一呼百諾的軍旅生活。
  2. 看他身邊那些狐群狗黨、一呼百諾、就知道他不是個正經人。
  3. 想當年、他一呼百諾、多威風;到如今、寒燈孤影、好悽涼!
  4. 古時官吏出巡、往往侍衛儀仗前呼後擁、一呼百諾、好不威風!
  5. 即使你過去是個一呼百諾的大將軍、也必須順應眼前的局勢、扮演好馬前卒的角色。

辨識

近義:一呼百應前呼後擁威風凜凜

反義:形單影隻無人問津

參考詞語:「一呼再諾、一呼百喏

典故說明

「一呼百諾」原作「一呼再諾」。《韓詩外傳》為西漢時韓嬰所著。韓嬰、西漢燕人、生卒年不詳、武帝時為博士。是漢初傳《詩》三家之一的《韓詩》創始人、其學稱為「韓詩」。著有《韓詩內傳》、《韓詩外傳》、《韓故》等、現今僅存《韓詩外傳》。《韓詩外傳》是韓嬰借《詩》來發揮他的政治思想、所述多為道德說教、倫理規範、諸子雜說等、一般於文末引一句恰當的《詩經》做結論、以支持他的觀點。它對《詩經》而言、既不是注釋、也不是闡發、只是使詩句成為一種比喻、而借以敘事說理。這一篇舉例說明了君臣之間的關係。韓嬰認為智慧像有源頭的泉水一樣、永不竭盡。行為可以做為他人表率的人、是老師。智慧和行為可以輔助教導別人的、是朋友。依據法則做事、謹守職責、不為非作歹的人、是官吏。在人面前、投合對方的心意、對方一呼喚、連聲應諾、這就是奴隸。所以上等的君主以老師為輔佐、中等的君主以朋友為輔佐、而下等的君主是以官吏為輔佐、至於將使國家危亡的君主則是以奴隸為輔佐。後來「一呼百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眾多。「一呼百諾」較早的書證如《全唐詩.卷八○七.拾得詩五二首之五○》:「人生浮世中、個個願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百諾至。」

書證

  1. 《全唐詩.卷八○七.拾得詩五二首之五○》:「人生浮世中、個個願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百諾至。」
  2. 元.無名氏《南牢記》第一折:「廳上一呼百諾應、白金橫帶錦袍寬。」
  3. 明.張景《飛丸記》第二二齣:「冷淒淒餐寒臥風、忙碌碌箕帚無閒空。香袖籠、慇懃捧玉鍾、一呼百諾、百諾增慚悚、暮鼓晨鐘耳懸心恐。」
  4.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三齣:「羅公獨坐當中、一呼百諾、掌著生殺之權。」
  5. 《隋唐演義》第一四回:「你看我這姑爺五旬以外、鬚髮皓然、著一品服、掌生殺之權、一呼百諾、大丈夫定當如此。」

在其他地方搜尋「一呼百諾」

有提到「一呼百諾」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