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不苟言笑

ㄅㄨˋ ㄍㄡˇ ㄧㄢˊ ㄒㄧㄠˋ
  1. 形容人態度嚴肅,不隨便說笑。
    [例]他平日不苟言笑,很少與人閒聊

不苟言笑

ㄅㄨˋ ㄍㄡˇ ㄧㄢˊ ㄒㄧㄠˋ
  1. 不隨便說笑。通常用來形容人一板一眼,嚴肅而不易親近。《清史稿.卷五○○.遺逸列傳一.朱之瑜》:「之瑜嚴毅剛直,動必以禮。平居不苟言笑。」《野叟曝言》第六四回:「木四姐端莊貞靜,不苟言笑,你怎說此話來?」

不苟言笑

ㄅㄨˋ ㄍㄡˇ ㄧㄢˊ ㄒㄧㄠˋ

苟,隨便。「不苟言笑」指不隨便談笑,態度嚴肅。語本《禮記.曲禮上》。 一本正經

用法

01.《新唐書.卷一二二.韋安石傳》:「安石性方重,不苟言笑,其政尚清嚴,吏民尊畏。」 02.《明史.卷一六九.王直傳》:「直為人方面修髯,儀觀甚偉。性嚴重,不苟言笑。及與人交,恂恂如也。」 0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那做房官的,我看見他,都是氣象尊嚴,不苟言笑的。」 04.清.王晫《今世說.卷一.德行》:「袁重其狀貌臞然,能讀書識字,好以禮義自維,不苟言笑。」 05.《清史稿.卷五○○.遺逸傳一.朱元瑜傳》:「之瑜嚴毅剛直,動必以禮。平居不苟言笑,唯言及國難,常切齒流涕。」

不隨便談笑,態度嚴肅。

例句

  1. 用在「嚴肅謹慎」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一本正經不苟言談

反義:和藹可親談笑風生嘻皮笑臉

參考詞語:「不妄言笑、言笑不苟

「不苟言笑」與「一本正經」都有嚴肅的意思。

「不苟言笑」用在描述個性態度上;「一本正經」用在形容神情外貌。

不苟言笑 一本正經 ○ ㄨ 我們的校長為人嚴肅,平時∼,但其實是很有愛心的。 ㄨ ○ 看他說得∼的樣子,不像是開玩笑。

典故說明

《禮記》是一本記述古代禮儀書籍,其中的〈曲禮〉篇是講述日常生活所應做到的小節,有一段就是在教導為人子女者與父母相處時的禮節,在家裡時不能處在尊貴的西南方,坐位時不能坐在正中,行走時不能走在中間,站立時不能在門中央。舉行饗禮時不能做主人,須由父母決定;祭祀時不能做受祭的尸,以免接受父母的祭拜。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要聽從父母的話,父母不在眼前也要像他們在左右一樣。不登上高處,不走到深谷邊,不去從事危險的活動,不要讓父母擔心。也不隨便毀謗人,不隨便嬉笑,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謹守本分。後來「不苟言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不隨便談笑,態度嚴肅。

書證

  1. 他平日不苟言笑,很少與人閒聊。
  2. 他整天不茍言笑,大家都不敢輕侮他。
  3. 他看起來不苟言笑,所以沒人敢招惹他。
  4. 這孩子從小就不苟言笑,別人逗他,他也不理。
  5. 他家的人看起來都不苟言笑,不太好相處的樣子。
  6. 總經理那副不苟言笑的面孔,屬下們都對他十分畏懼。
  7. 歷史老師看起來不苟言笑,十分嚴肅,私底下卻很幽默。
  8. 我們的校長為人嚴肅,平時不苟言笑,但其實是很有愛心的。
  9. 大家聽了笑話後都捧腹大笑,只有她依然不苟言笑,埋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