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任勞任怨

ㄖㄣˋ ㄌㄠˊ ㄖㄣˋ ㄩㄢˋ
  1. 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
    [例]他做事一向任勞任怨,從不與人計較。

任勞任怨

ㄖㄣˋ ㄌㄠˊ ㄖㄣˋ ㄩㄢˋ
  1. 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明史.卷二五三.王應熊傳》:「陛下焦勞求治,何一不倚信群臣,乃群臣不肯任勞任怨,致陛下萬不獲已,權遣近侍監理。」

任勞任怨

ㄖㄣˋ ㄌㄠˊ ㄖㄣˋ ㄩㄢˋ

「任勞」、擔當勞苦。語本漢.桓寬《鹽鐵論.刺權》。「任怨」、承受嫌怨。語本《漢書.卷九三.佞幸傳.石顯》。後用「任勞任怨」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

用法

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

用在「克盡職守」的表述上。

例句

  1. 母親任勞任怨地養育我們、我們終身難忘。
  2. 妻子自從嫁來後、就任勞任怨、為一家人奉獻心力。
  3. 這項工程是靠著大家任勞任怨、努力不懈、才得以完成。
  4. 一個社會要進步、一定不可缺少默默奮鬥、任勞任怨的人。
  5. 里長從來都任勞任怨地為大家服務、因此贏來里民對他的尊重。
  6. 小李長久以來任勞任怨地工作、得到上級的賞識、本來就是理所當然。

辨識

近義:不辭勞怨

參考詞語:「任勞怨、肩勞任怨

典故說明

「任勞任怨」係由「任勞」及「任怨」二語組合而成。 「任勞」出自漢.桓寬《鹽鐵論.刺權》。漢昭帝始元六年、郡國賢良文學之士在討論鹽鐵官營等政策同時、也強調公卿必須「蒙其憂、任其勞」、負起整飭吏治的重責。 「任怨」則出自《漢書.卷九三.佞幸傳.石顯》。元帝時石顯竊權干政、十分得勢。他了解自己樹大招風、深怕元帝一旦聽信左右抨擊自己、就危險了。所以、他採取預防措施。因為石顯常出宮到各官署辦事、所以他就向元帝請求:「有時出宮辦事、回宮太晚、宮門已經關閉、我可不可以說奉陛下之命、請守吏開門?」元帝允許。有一天、石顯故意回來得很遲、宣稱元帝詔令、喚開宮門。不久、果然有人上書控告石顯、假傳聖旨、私闖宮門。元帝看了笑著把奏章拿給石顯看。石顯趁機流淚地說:「陛下太寵信我、所以很多人嫉妒我、想陷害我。類似這種情形已不止一次、只有英明君主才知道我的忠心。但我出身微賤、無法區區之身承受天下人的怨恨。請准許我辭去中樞機要的職位、能回到後宮、來負責清潔灑掃的工作、我就死而無恨。請求陛下可憐我、讓我留下這條小命。」元帝聽了深表同情、再三安慰石顯、又重重賞賜一萬萬的錢財給石顯。這兩個典源一用「任勞」、一用「任怨」、後來被合用成「任勞任怨」、形容人做事熱心負責、不辭勞苦、不怕嫌怨。

書證

  1. 《明史.卷二五三.王應熊列傳》:「陛下焦勞求治、何一不倚信群臣?乃群臣不肯任勞任怨、致陛下萬不獲已、權遣近侍監理。」
  2. 《七俠五義》第一○一回:「幾個好去處都被眾位哥哥兄弟們占了、就剩了個襄陽王。說不得小弟任勞任怨罷了。」
  3. 清.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卷一.勞副都之辨》:「唯存一矢公矢慎之心、無慚屋漏、而闈中任勞任怨種種、非筆所能盡。」

在其他地方搜尋「任勞任怨」

有提到「任勞任怨」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