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黨同伐異」。見「黨同伐異」條。01.《明史.卷二二五.趙煥列傳》:「給事中李成名復劾煥伐異黨同、煥遂稱疾篤、堅不起。」
參考詞語:「黨同伐異」
此處所列為「黨同伐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黨同伐異」意思是結合同黨、攻擊異己、原指學術上派別之間的鬥爭。漢初採黃老治術、主張無為和崇尚自然等政治思想、但自漢武帝劉徹執政後、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一時間儒學興盛起來、學者經常聚集討論、以致宣帝時召集諸儒在石渠閣講論六藝。在評議《公羊》、《穀梁》時產生分歧、引發爭論、以致有「黨同伐異之說」。也就是觀點相同的人結為同黨、攻擊觀點和自己不同的。後來「黨同伐異」演變為成語、用來泛指一切團體之間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