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ㄅㄚˋ
部,共7畫】
  1. 古代稱諸侯的盟主為「伯」。通「」。

ㄅㄛˊ
部,共7畫】
  1. 稱謂:(1) 稱父親的哥哥。
    [例]大伯、二伯
    (2) 稱丈夫的哥哥。
    [例]大伯
    (3) 尊稱年齡或輩分較高的人。
    [例]老伯世伯

  2. 古人以兄弟長幼排行中最大的為伯。
    [例]伯仲叔季

  3. 古代封建制度裡,公、、伯、、男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如春秋時的鄭伯。

ㄅㄚˋ
部,共7畫】

  1. 古稱諸侯的盟主。通「」。《左傳.成公二年》:「樹德而濟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唐.孔穎達.正義:「伯者,長也。言為諸侯之長也。鄭玄云:『天子衰,諸侯興,故曰霸。霸,把也。言把持王者政教。』故其字或作伯,或作霸也。」

  1. 稱霸統領。通「」。《戰國策.秦策一》:「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齊桓任戰而伯天下。」《荀子.儒效》:「用萬乘之國,則舉錯而定,一朝而伯。」

ㄅㄛˊ
部,共7畫】

  1. 兄長。古人以為兄弟長幼排行次序,伯最大。

  2. 稱謂
    (1)尊稱父親的哥哥。如:「大伯」、「二伯」。
    (2)尊稱丈夫的哥哥為「伯」。
    (3)尊稱年齡輩分較高的人。如:「老伯」、「世伯」。

  3. 古代封建制度裡,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第三等。

  4. 用以稱擅長某種才藝的人。如:「詩伯」、「畫伯」。

  5.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伯宗,楚國有伯州犁。

ㄅㄞˇ
部,共7畫】

  1. 稱謂。稱丈夫的哥哥。如:「大伯子」、「二伯子」。


有提到「伯」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