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
ㄅㄧㄥ ㄅㄨˋ ㄒㄧㄝˇ ㄖㄣˋ
《荀子.議兵》
用法
用在「輕取勝利」的表述上。
戰爭的最高境界,就是兵不血刃,贏得勝利。
多虧將軍好計謀,讓我軍兵不血刃,贏得勝利。
由於敵人軍心渙散,聯軍兵不血刃,收復了好幾座城市。
由於心戰的成功,敵寇不戰而降,我軍兵不血刃,大獲全勝。
若想兵不血刃,攻城掠地,就得趁此夜黑風高、敵人不備時加以突擊。
例句
- 《荀子.議兵》:「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德盛於此,施及四極。」(源)
- 《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
- 《晉書.卷六六.陶侃列傳》:「(郭)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聞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 《水滸傳》第九七回:「今當乘其驚懼,開以自新之路,明其利害之機,城中必縛將出降。兵不血刃,此城唾手可得。」
- 《三國演義》第六二回:「大軍一擁而入,兵不血刃,得了涪關。」
辨識
反義:軍不血刃、兵無血刃
不戰而勝
典故說明
比喻輕易得勝。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0627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