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人或不願見到的人,偏在狹小的路上相遇,無法躲避。※語或出《西遊記》第四五回。
01.《西遊記》第四五回:「我等各喝了一口,嘗出滋味,正欲下手擒拿,他卻走了。今日還在此間,正所謂『冤家路兒窄』也!」(源) 02.《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密地訪問王士真的年紀,恰恰正是二十七歲,方知太行山少年被殺之年,士真已生于王家了。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討了一命。」 03.《醒世姻緣傳》第六五回:「狄希陳道:『苦哉!狹路相逢,冤家路窄!』」 04.《官場現形記》第三回:「冤家路窄,偏偏又碰在他手裡,他心中好不自在起來!」 05.《孽海花》第二二回:「這一天,等待客散了,在黑影裡開辦交涉。卻不防冤家路窄,倒被陽伯偷看了去。」
仇人或不願見到的人,偏在狹小的路上相遇,無法躲避。
近義:狹路相逢
參考詞語:「冤家路狹」
冤家,就是仇人或是不願見到的人。但有時愈是不願相遇,卻好像偏偏容易相遇,無可躲避,故有「冤家路窄」這句成語。《西遊記》中有一段描述:車遲國久旱不雨,有三個道人前來,呼風喚雨,助車遲國解脫大旱之災。車遲國王尊他們為國師,全國獨尊道教,而讓眾佛教徒擔任信奉道教者的苦役。唐僧師徒西行求經,路過車遲國。唐僧見國王迫害和尚,便要悟空探個究竟。悟空發現那三個道人是虎力、鹿力、羊力三個妖魔的化身,便與八戒、沙僧到三清殿,騙妖魔說自己是天尊臨凡,撒尿偽作聖水;後被發現,三人駕雲而去。第二天,唐僧師徒去和車遲國王交換關文,三妖看到唐僧師徒,便跟車遲國王說昨夜被騙之事,並說正想去抓人,沒想到「冤家路兒窄」,竟然自動送上門來。後來唐僧師徒運用智慧、神通與耐力,終於戰勝妖魔,繼續西行的路程。後來「冤家路窄」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仇人或不願見到的人,偏在狹小的路上相遇,無法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