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盡心機,想盡一切辦法、計謀。※#語或出宋.彭龜年〈論小人疑間兩宮乞車駕過宮面質疏〉。 △「千方萬計」
01.宋.彭龜年〈論小人疑間兩宮乞車駕過宮面質疏〉:「然臣竊料必有植此疑根于陛下之胸中者,見外庭紛紛有奏疏,將千方百計誤陛下之聽,使陛下不省群臣之言,未可知也。」(源) 02.《朱子語類.卷三五.論語.泰伯篇》:「譬如捉賊相似,須是著起氣力精神,千方百計去趕捉他。」 03.《醒世恆言.卷二八.吳衙內鄰舟卦約》:「那些庸醫千方百計,騙了好些銀兩,可不是他造化。」 04.《紅樓夢》第一○回:「好容易我望你姑媽說了,你姑媽又千方百計的向他們西府裡的璉二奶奶跟前說了,你纔得了這個念書的地方。」 05.《老殘遊記二編》第四回:「我好容易千方百計的湊了這些銀子來踐你的前約,把銀子交給你,自己去採辦罷。」
費盡心機,想盡一切辦法、計謀。
反義:無所用心
參考詞語:「千思百計、千籌百計、千謀百計、百計千心、百計千方、百計千謀、百謀千計」
「千方百計」及「處心積慮」都有費盡心思的意思。
「千方百計」側重於想盡各種辦法;「處心積慮」側重於費時蓄意謀劃。 |
千方百計 處心積慮 ○ ㄨ 凡事皆須務實,一心只想投機取巧,即使費盡了∼,仍然無法獲致成功的。 ㄨ ○ 他對那家公司的經營權∼已久,此次不惜花費重金,似乎勢在必得。
「千方百計」的「方」和「計」,指的是方法和計謀,「千」和「百」,則都是用來表很多,所以「千方百計」就是用了很多的方法和計謀。此一成語可見於宋代彭龜年的〈論小人疑間兩宮乞車駕過宮面質疏〉。彭龜年,字子壽,清江人。南宋乾道進士,歷任煥章閣待制、知江陵府,遷湖北安撫使。諡忠肅。在朝言事,善惡是非,辨析甚嚴。他的〈論小人疑間兩宮乞車駕過宮面質疏〉,即是勸諫君王應以古代聖君為榜樣,當朝中小人費盡心機,想盡一切辦法、計謀,想要蒙蔽聖上的時候,不要輕易聽信讒言。他批評朝中奸佞小人「千方百計誤陛下之聽」,使皇上無法省察群臣的諫言。「千方百計」這句成語可能出於此,就用來形容費盡心機,想盡一切辦法、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