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才有一次的好時機,形容機會十分難得,稍縱即逝。#語本《戰國策.楚策四》。 △「千載難逢」、「萬世一時」
01.《魏書.卷四八.高允列傳》:「昔與之俱蒙斯舉,或從容廊廟,或游集私門,上談公務,下盡忻娛,以為千載一時,始於此矣。」 02.《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 03.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 04.宋.蘇軾〈田表聖奏議敘〉:「自太平興國以來,至于咸平,可謂天下大治,千載一時矣。」 05.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七.規諷》:「方今明良相逢,千載一時,但天下之事,固有行於古而亦可行於今者,如夏時周冕之類是也。」
形容機會十分難得,稍縱即逝。
近義:千載難逢
參考詞語:「千歲一時、千載一會、千載一逢、千載一遇、萬世一時」
「千載一時」及「千載難逢」都有機會難得的意思。
「千載一時」強調時機稍縱即逝,語義較重;「千載難逢」強調機會很難遇到,語義較輕。 |
千載一時 千載難逢 ○ ㄨ 這個∼的天文奇觀只持續一分鐘,看得大家目不轉睛。 ㄨ ○ 這樣∼的勝事,竟讓我碰上了,真是幸運。
「千載一時」的「千載」指時間的長久,「一時」指一次的機會。千年才有的一次機會,當然相當難得。若探究來源,在比較早的文獻中,可以看到類似的用法。《戰國策.楚策四》中就有「百代之一時」一語。故事是說:戰國時,楚考烈王曾賜給丞相春申君淮北一帶的封地,春申君覺得封地太偏遠,過於接近齊國,而楚又與齊、魏不睦,因此建議楚王將這裡建郡,並自請將封地改為江東地區。但這件事拖了很久都沒有定案,春申君的一個部下便向他進諫說:「我們應該要居安思危,現在楚王的年事已高,封地的事一定要趕快解決,而您的封地最好遠離楚國國都。您看春秋時秦孝公曾封公孫鞅,但孝公一死,他的繼任者就把公孫鞅殺了。還有秦惠王也曾賜封冉子,惠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戚,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奭,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聲四起,您不如向北出兵救趙,平定燕國,然後就請以燕國為封地,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啊!」「千載一時」這個成語的用法和「百代之一時」相同,都是形容機會十分難得,稍縱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