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人」,吉善的人。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天相」,上天給予幫助。語本《左傳.昭公四年》。後世用「吉人天相」形容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01.元.王曄《桃花女》第一折:「哥哥,你只管依著他做去,吉人天相,到後日我同女孩兒來賀你也。」 02.《封神演義》第四二回:「大丈夫豈可以一字定終身禍福?況且『吉人天相』,只以太師之才德,豈有不克西岐之理。」 03.《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王三老道:『既然庚帖返去,原聘也必然還璧。但吉人天相,令郎尊恙,終有好日,還要三思而行。』」 04.《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賈清夫等一齊拍手道:『此皆公子吉人天相,酒食之來,如有神助。』」 05.《醒世姻緣傳》第四七回:「誰知晁梁合任直吉人天相,谷大尹報陞了南京刑部主事,一則離任事忙,二則心緒不樂,只則也丟開一邊罷了。」 06.《鏡花緣》第二一回:「若再稍遲一步,只怕叔叔性命難保。但是將身一縱,就能攛高,若非神靈護佑,何能如此?真是吉人天相!」 07.《鏡花緣》第三七回:「多九公道:『這是林兄吉人天相,所以湊巧得唐兄同來。……』」
形容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
反義:禍從天降
參考詞語:「吉人天佑、天相吉人」
「吉人天相」係由「吉人」及「天相」二語詞組合而成。 「吉人」見於《左傳.宣公三年》。春秋鄭文公有個叫燕姞的妾,夢見鄭國祖先化為天使賜予蘭花,不久便受到寵幸而懷孕,生下了一個男嬰,便以「蘭」為名。後來鄭文公因厭惡自己的兒子們,把他們全部驅逐,公子蘭投奔到晉國,而後跟隨晉文公攻伐鄭國。鄭國大夫石癸說:「我聽說姬姓與姞姓婚配,其子孫將昌盛。姞,就是吉人的意思,周朝先祖后稷的皇后便是姞姓,而公子蘭是姞妃的外甥,也必受上天庇佑而登上皇位,其後代也必將繁衍。我們如果先接納他為國君,可以獲得他的寵信。」所以石癸等人便共同迎接公子蘭回來,立他為君,即鄭穆公,並和晉國和談。 「天相」則見於《左傳.昭公四年》。春秋時,楚靈王遣椒舉為使,想請晉國協助邀集諸侯參加會盟,晉平公想拒絕,司馬侯勸他說:「不要這樣。楚王現在正放肆狂妄,上天或者先順著他,等他作惡多端後再加以懲罰,也或者讓他有善終,結果尚不可知。無論如何,晉、楚兩國必須靠天意所助才能統率天下,而不是靠戰爭。您不如先答應他,然後專心修明德行以等待結果。若最後楚王同歸於德,我們順服於他也無妨;若楚王暴虐淫亂,楚國本身就將拋棄他,那麼還會有誰來跟我們爭戰呢?」在此,司馬侯所說的「晉、楚唯天所相」,是說晉、楚兩個大國要由誰來統率天下,必須依憑天意來決定。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吉人天相」,用來形容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