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咄咄、本為驚嘆之聲。逼人、情勢逼人。「咄咄逼人」本形容情勢險惡逼人、使人畏懼的意思。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後用「咄咄逼人」形容言語凌厲、氣勢逼人。 △「盲人瞎馬」、「盛氣凌人」 (二)形容詩文字畫等的氣勢逼近或超越前人的作品、令人敬畏。※#語或出晉.衛鑠〈與釋某書〉。
形容言語凌厲、氣勢迫人。 &形容詩文字畫等的氣勢逼近或超越前人的作品、令人敬畏。
用在「言語犀利」的表述上。&用在「氣勢磅礡」的表述上。
參考詞語:「逼人咄咄」
「咄咄逼人」及「盛氣凌人」都有氣勢逼人的意思。 「咄咄逼人」適用於人、事、物、側重於氣勢洶洶;「盛氣凌人」專用於人、側重於傲慢自大。
咄咄逼人 盛氣凌人 |
○ ☓ 被你這樣∼地逼問、他就更慌了。 |
☓ ○ 你是老闆的兒子、待人處世就應該更謙虛有禮、千萬不要∼。 |
東晉時的桓玄、殷仲堪和顧愷之三人是朋友、在一次談話告一段落、就同作「了語」(把話說到盡頭、了無餘義)的遊戲。顧愷之率先說:「火燒平原沒有留下一支做火把的材料。」桓玄道:「人死出殯、白布纏棺、招魂旛引路、一生就完結了。」殷仲堪說:「將魚鳥放生、就都一去不回了。」接著、他們又改說「危語」(說一句處境極其危險令人聞而生畏的話)。桓玄說:「在敵人矛頭下淘米、劍頭下煮飯、隨時都會送命。」殷仲堪言:「四肢僵硬的百歲老翁、爬上枯朽的樹枝。」顧愷之道:「井口的轆轤上躺了一個嬰兒。」當時一名殷仲堪的參軍也在場、插嘴說:「盲人騎著瞎馬、在半夜來到深池旁邊。」因為殷仲堪有一隻眼睛瞎了、聽了感同身受、便說:「咄咄逼人!嘿嘿!這真是情勢逼人啊!」指他所陳述的狀況氣勢逼人、使人畏懼。後來「咄咄逼人」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言詞凌厲、氣勢迫人。 + 晉朝女書法家衛鑠在〈與釋某書〉中提到、她有一位弟子叫王羲之、楷書已得到她的真傳、寫出來的字咄咄逼人、而且筆勢流利精妙、字體強勁有力而秀美、能力足夠到尚書館擔任書寫的工作。此處「咄咄逼人」一語用來形容文字的氣勢逼近或超越她自己的作品、令人敬畏。